找到相关内容305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试论大足宝顶山柳本尊十炼图

    格律处分,废居住之寺,知事之僧尼,地方厢镇之职员,公然放任所为者,从重处断。 注45   针对当时舍身、烧炼之行与予禁绝,并连坐知情的官吏及同居处之僧尼等,禁令可谓严峻。然这股风潮虽遭致统治者所禁止,...五代会要》(台北: 界书局,1960),卷十二〈杂录〉,页151-152。   注45《五代会要》,卷十二〈杂录〉、显德二年五月六日敕〈僧尼条〉,页154。   注46 后周显德二年(955)...

    黄锦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552275.html
  • 格义佛教思想之史的开展(2)

    右。(大正五二˙六˙上)。  (注 44) 同右。(大正五二˙六˙中)。  (注 45) 见蒋维乔氏‘中国佛教史’(上海、一九二九)  三四页。  (注 46) 见汤用彤氏‘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2052280.html
  • 当代台湾旅游文学中的僧侣记游:以圣严法师《寰游自传系列》为探讨

    ),页1-45。  13. 参考[美]弗雷德克里.丁.斯特伦著,徐钧尧、魏道儒等译《宗教生活论》,第三章(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页60-86。  14. 圣严法师云:“这一趟印度的朝圣之旅...来山的目的。(《行云流水》p.45)  此处虽然不正面承认灵异感应,但也暗示宗教修持的确会有这部分的现象,只是这不是修行的重点罢了。  此外,对自身的体弱,圣严法师在《行云流水》中,曾藉替他治疗的大陆...

    丁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3552292.html
  • 福严寺志

    法师已赴越南等地宏法,通妙法师亦因灵隐寺续办而长住隐院,继又赴日深造,实际住在学舍教学的,只有仁俊法师、幻生法师和我三人。”[45]福严学舍三年于1964年元旦,共有十八位学僧毕(结)业,而主持学舍教务...公法师的因缘〉,《海潮音》第四十七卷七月号,页49。  [45] 续明,〈福严学舍三年--由成立到结业〉,原载《海潮音》卷44,12月号,收在《台湾佛学院志(1)--福严佛学院志》,释见重,附录三,香光...

    阚正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0652357.html
  • 桑耶论诤中的“大乘和尚见”—“顿入”说的考察

    亦不想思的畜生修法,此即和尚之宗规。[45]  除格鲁派外,一些宁玛派(Nyingma Order)学者也企图在摩诃衍与他们自己的大圆满法间划清界线。米旁˙绛央南杰嘉措(Mipham,1846—...

    黄敏浩  刘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352373.html
  • 唐代安西榆林25窟之卢舍那佛

    曰:  云菩萨身者,谓本行菩萨道时,次第修行地波罗密,乃至第十一地,当知后地即以前地为基,故云如来以菩萨身,为师子座。[45]  如来现“菩萨身”明因地之修行,“师子座”则明其佛地之果位。《八十华严?...

    赖文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452375.html
  • 智藏与寂护的二谛思想以及对唯识思想的收摄之比较

    Wogihara’s edition, P.45-P.407etc.)。北京版未收录此颂。  (3) 智藏,《Bden pa g~nis rnam par .hbyed pa.hi .hgrel pa》(梵文:...27. 许明银,<智军的《见差别》蕃本试译(上)>,《东方宗教研究》,新2期,民80年,页404-406。  28. 同注一,页45-46。  页44  含清辨论师与静命父子(寂护与莲花戒)两系统。他已有...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852379.html
  • 智顗的“三谛”思想及其所依经论(2)

    “三十六卷本《涅槃经》”。(详见《大正藏》卷45,页122,中。又见《大正藏》卷50,页368,上。)其中,“《泥洹》本”指东晋.法显所译的六卷本《泥洹经》。[详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1989,页44-45,曾以感叹且讥讽的口吻,引太虚的话说:“…在中国,我在《谈入世与佛学》中,列举三义:一、‘理论的特色是至圆’;二、‘方法的特色是至简’;三、‘修证的特色是至顿’。在信心深切的修学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852381.html
  • 历代文献中的慧能“心性”思想探究

    心悟入“自性”这是达摩所传如来藏禅的一贯立场[45],这个立场,可远溯至世尊的时代,被认为是佛陀为了接引执著有我(而不能直契“我空”之理)的众生,所方便施设之法门。[46] 对一般大多执此心灵主体为...

    张国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2252386.html
  • 综贯一切佛法而向于佛道──从《复归佛陀的教导(一)》谈起

    也接受印顺后期的“二类阿罗汉”说)。  其次,由于《复归(一)》认为解读仅有一种,所以凡是经论中记载于其解读相违的,作者皆认为,其若非经典“不当的译文”[44],就是论典“错误的解释”[45]或“误解...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3452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