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6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坛经与六祖禅画

    猜忌。有一天五 祖偷偷地跑到碓坊看到惠能腰間繫著大石頭,以增 146 頁 加舂米時腳的踏重力,當人家問他何苦來哉﹗他說學佛人將 置痛苦於度外。五...

    吳永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5945306.html
  • 从有部譬喻师发展到经部譬喻师之思想流变(2)

    问题,参考《唯识学探源》,pp.146-148;《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p.259,374。  [25] 参考《印度佛教思想史》,pp.74-75,210。  [26] 业果安放在心法...

    释悟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0145312.html
  • 梁武帝“皇帝菩萨”理念形成的时代背景(2)

    146页  明显的表现在中央佛教教团总监----道人统的任命上。〈释  老志〉云:“(师贤)于修复日,即反沙门,其同辈五人,帝  乃亲为下发。师贤仍为道人统。”(注63)皇帝亲自主持道人  统出家的剃发仪式,明确的表示这是翼赞皇帝权的僧统 (注  64)。 北魏复兴后的佛教,回复到君权主导教权的国家佛教  体制。  总结北魏开国的政教政策,及灭佛,再复佛的过程:北  魏第一代、二代帝王接受“皇帝...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4245414.html
  • 《月喻经》的研究──以《瑜伽师地论》有关部分为主

    》说,如空中月,从初一日至十五日,渐渐增长……  增长善法”之补充解释,但仍然有商榷的余地。  要想解明如是等差异,有必要先从《月喻经》的全文结  构分析开始  146页  讨论。  四、《月喻经》之...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4745575.html
  • 大乘二十二问(2)

    (注145) 原卷多“因”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146) 甲卷缺“见染”,今从原卷及乙卷。 (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745592.html
  • 明末禅宗在浙东兴盛之缘由探讨(1)

    纷扰不断的争议之中, 造成阳明学说的分歧,但在论争中,王龙溪的四无观点并未改变,甚 至透过不断的讲学将四 页146 无论点普遍化,黄宗羲...

    孙中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0945618.html
  • 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2)

    杂记本用以解释术语与简句,因而能使学生容易了解书的内容。那是在辛酉年(西元781)写成。斯、一三一三卷关于大正藏二八一○号的序文部分的影片是收入上山大峻的文章里(注146)。与此相似的为斯、七二一号,...被称为Devi˙  (注144) 参看大正藏1804,1806及1808号(卷四。)  (注145) 大正藏二八二号,卷八五,1065~1067页。  (注146) 上山大竣:如前所引,191页;大正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445671.html
  • 观音之匾联探索

    学术、观光方面,皆有其  权威性意义与价值,对于古都鹿港的发展与维护,也具有相当的  影响与效益。  ?花坛“虎山岩”:创建于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因山岩形似  146页  卧虎踞而得名。岩旁有亭曰...

    林明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2345783.html
  • 北凉佛教与北魏太武帝发展佛教意识形态的历程(2)

    视为“道王河西”的僧人之外,[145] 其也是北凉亡后,特别由世祖舅“阳平王社”请入北魏京师的僧人,也是太子晃的门师。[146] 昙无谶死后,玄高显然的成为北凉最重要的僧人。茂虔维持北凉的政权约六年,...144] 释道梴撰〈毗婆沙经序第十六〉,《出三藏记集》卷10,页74。[145] 唐释道宣撰《广弘明集》卷2,页103上。[146] 梁释慧皎撰《高僧传.玄高传》,页397下。[147] 《北史.太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445806.html
  • 论中国佛教核心思想的建立

    本幸男:《华严教学之研究》(慧岳译。台北:中华佛教文献,民国60年),页146~295。 [6] 参阅《成唯识论》,《大正藏》册31,页46b。 [7] 法藏的诠释见《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大正藏》...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045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