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802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新注(一)

    鸠摩罗什译出经论35部,294卷;真谛译出经论据《开元释教录》勘定为38部,118卷;不空译为110部,143卷。而玄奘大师一人所译经论还要比他们三人所译的总合多780卷,故玄奘大师在中国译经史上堪称第一...

    唐思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61339739.html
  • 佛教的仪礼、习俗及其禁忌

    得到无上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经七天七夜,最后终于战胜了烦恼魔障,获得了彻底觉悟,成了有大智慧的人。时年35岁。此后45年内,佛陀把自己觉悟的内容向社会各阶层宣说,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他最初...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95340013.html
  • 心识净化的进程及净心的妙用

      34、至一切处回向(四回向)。遍至一切处供养三宝、利益众生。   35、无尽功德藏回向(五回向)。以随喜一切无尽功德之心修回向,而得无尽功德。   3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六回向)。回向所修...

    陈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02740052.html
  • 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上)

    相续随转住,前后别住异,相续断名灭。”(注35)那么经部既不主有四相之实有四相如何形成而又相继呢?其答覆是受因缘法支配的:“非离所余因缘和合、唯生相力能生所生,故诸未来非皆顿起,若尔...1~2,上。   (注 31) 参阅拙著《中印佛学之比较研究》p.219,中央文物供应社发行。   (注 32) 有部与经部关于无为是否实有之辩,见大正,29pp.34中~35,上。关于此一辩证,...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0240099.html
  • 玄奘法师

      目____录  玄奘法师的家庭环境(1)  出家和研究佛经(2)  西游过五烽(4)  高昌王的苦留(10)  进入北印度(14)  中印度的盗险(17)  在那烂陀寺(19)  曲女城大会(22)  回到祖国(25)  光芒万丈的翻译事业(27)  法显法师传(31)  弧苦伶仃的身世(31)  踏上艰苦的旅程(32)  在印度的学习(34)  返国途中的虚惊(35)  法显法师的翻译工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0240100.html
  • 《傳燈玉英集》卷十四補闕和研究[*]

    便不再收。[35] 因《大正藏》之《景德傳燈錄》以日本《縮刷藏》為底本,以明本《嘉興藏》校勘。《縮刷藏》又以北宋私刻福州版之《崇寧藏》(1080-1112年鐫刻)和《毗盧藏》(1112-1151年鐫刻...,《文物》第343期。  椎名宏雄  1986〈宋元版禪籍研究──景德傳燈錄萬僧問答景德傳燈全錄──〉,《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5卷,第1期,頁122-126。  1977〈『傳燈玉英集』の基礎的考察...

    黃繹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1740117.html
  • 茶与禅修

    ,于是乎只好遮止(打断)、隐喻、正言反说,乃至王顾左右而言他。下文援引数例,以明所由。抚州覆船和尚——僧问:“如来是佛?”师曰:“不识。”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莫谤祖师好!”(35)一僧问...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3740143.html
  • 《阿含經》中所建構的佛教知識系統

    無為。  【29】不有【30】不相續,【31】空【32】無常【33】無餘。  白品第四頌:   【34】欲三種【35】延請,【36】法【37】僧【38】〔為本〕故。  【39】厭【40】梵志【41】無...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5440242.html
  • 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

    偈亦散见于《增一阿含经》卷1〈序品〉、《出曜经》卷25、《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14、《有部毗奈耶》卷50、《四分律》卷35等处。《增一阿含经》卷1〈序品〉(《大正》二,页551上)解此偈之义云:“四阿...

    傅伟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45840391.html
  • 西潮却自东瀛来——日本东本愿寺与中国近代佛学的因缘

    竞争极烈,能调和者居少数,乃俄而居多数矣"[35],他认为,这种"调和"就是日本成功的关键之一。佛教不再死守旧的营垒,与科学哲学联姻,也许就是一种"调和",于是日本佛教的这一趣向很快就通过一些到过日本...595-596页,中华书局,1982。[34]《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79页。[35]《上东抚请奏创粹化学堂议》,《宋恕集》上册,372页。[36]文廷式、宋恕都曾了解过日本的佛教情况,文廷式在光绪二十六...

    葛兆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75740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