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997篇,用时30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的女性,女性的佛教

    历史佐证的经典时,如果不想逐字逐句、照单全收的话,文字的象征意义以及作用势必成为重要的解析对象。[26] 尤其对掌握经典诠释权力的僧团而言,他们既定位为佛陀的继承人,并且奠基于经典来合法化其代表性,当...特别提到本书的不足,期待下一本有关台湾佛教的书应该是以台湾比丘尼为主。[30] 其实自1996年以来,曾经到台湾来进行比丘尼的田野研究者,中外学者、研究生已经超过15人,今后有关台湾比丘尼的研究成果...

    李玉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3656212.html
  • 论佛教的自杀观

    《长阿含》的《弊宿经》就很清楚地表明这个观点(26)。弊宿(`Payasi`是一位波罗门长者,他不   相信善恶和轮回转生。于是与鸠摩罗迦叶(`Kumara-Kasapa`)展开一番辩论。弊宿提出的...ldquo;阿毗达磨俱舍论”(`Abhidharma-kosa`)   (30)和众贤 (Sanghabhadra)著的“阿毗达磨顺正理论”(`Abhidharma-...

    恒清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5156221.html
  • 论究“有灭涅槃”对印顺导师初期大乘菩萨观之启发性

    如卷30(大正25,283a26~28)说:“虽行生死中,而深心乐涅槃;虽住三解脱门观于涅槃,亦不断本愿及善行”。若依此看来,龙树在《大智度论》说明第一义谛或实相时,重视的是“生死即涅槃”的平等超越,...、灭、道、味、患、离。而所观察的方法,就是“无常、苦、无我(我所)”了。[26]  现作一简单归纳,“有灭涅槃”是生死止息灭尽即涅槃的意思,“见审谛忍”是在思虑(或静虑)所认可的见解,而“如实知见”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12656274.html
  • 生活中的七觉支

      诸比丘!在世有比丘修习 正勤…… 神足…… 根…… 力…… 觉支……修习正见、修习正志、修习正语、修习正业、修习正命、修习正方便、修习正念、修习正定。诸比丘!此被称谓 中道也。[26]   释...无漏,故偏说之;余通有漏 故彼不说。[30]   (一)具有菩提成分的修行   外道异学与内凡的佛教徒发心修善,只是具有转向善趣的“向上心”“上进心”而已;所发“世俗菩提心”,尚未具备“胜义菩提心及...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50756394.html
  • 佛教戒律与中古家庭伦理

    敦煌诗歌中还有云辩的其他一些作品,其中的《右街僧录圆鉴大师云辩进十慈悲偈》论君王、宰臣以下各色人等发慈悲心的好处,颇多劝善之言。[26] 圆鉴大师云辩其人其事又见于《洛阳缙绅旧闻记》卷一《少师佯狂》和...“十月怀胎”、“推干就湿”等内容,[30]可见是佛教一贯宣传的东西。  六、后论  综合以上的论述,可见,不仅佛教针对在家和出家信徒所定的戒律和规约,确实包含了丰富的伦理价值和修身思想。而且即使是所谓...

    张国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63356433.html
  • 僧肇的般若学-以动静观与般若智为问题核心

    这些概念统摄起来,再肯定“有”和“无”[26]的相即一如,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缘起过程。即是(1)绝对的“有”、“无”→(2)去除其自性后的“非有”和“非无”→(3)缘起化的“有”和“无”[27]-亦有亦无...彼。彼亦以此为彼。以彼为此。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怀必然之志。然则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无。既悟彼此之非有。有何物而可有哉。故知万物非真。假号久矣。”[30],除上述的名实不当之外,僧肇又认为事物本身是...

    周延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75956493.html
  • 印顺法师与王恩洋先生

    中严寺创办蜀藏刻经处,[25]张茂芹提供经费。[26]一九三九年五月九日,逝世于乐山,入葬于乌尤山。其为学也,始治阳明学,继学法相,在内院任编校主任,晚年专治阿含,在乐山会《瑜伽》于《杂阿含》,刻《...年应演培法师邀请,到四川合江法王寺[30]佛学院任导师,办法王佛学院,1942年底回到重庆汉藏教理院。王恩洋先生于一九四一年十月到江津内学院看望欧阳,之后到重庆华岩寺讲《心经》十八日。翌年元旦到缙云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0856503.html
  • 宋代台、禅二宗法统说之争

    ,岂不论断惑证理,及翻迷就悟耶?若论者何异持育之解?答:只如可师,岂不断惑翻迷,岂亦同前二耶?故知凡分渐顿,盖论能断能翻之所以尔。[26]   (新改文)然汝所引,达摩印于可师,本无烦恼,元是菩提等。...30]本书没有提及禅宗在天竺的传承。   东晋时佛陀跋陀罗所译的《达摩多罗禅经》早为江东禅学所宗。此书提到从佛—迦叶—阿难—末田地—舍那婆斯—优婆崛—婆须蜜—僧伽罗叉—达摩多罗—不若蜜多,谓“以此慧灯...

    宋道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1956582.html
  • 般若禅转识

    是法根法眼法依,唯愿演说,诸比   丘闻已,当受奉行。(注26)   诸弟子亦可发问世尊,自己未明白的道理,可见随时于山间林下,佛陀与弟子都常会举行座   谈会: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曾点说道:在暮春时节,浴乎沂之后,把头发吹在凉风中,在归途路   上与年青同伴五六人,小朋友六七,一路行一边吟诗唱歌,这徘徊于舞雩山水之间,孔之听   了后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注30)。亲切的教化...

    晓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2256586.html
  • 解读 鸠摩罗什传 兼谈中国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上)

    鸠摩罗什所作的传记之间的异同则要微妙而有趣得多。考虑到二者在大多数内容、叙述次序以及措词等方面的极度相似,僧祐的版本无疑就是慧皎著述的底本,因此,许多近代学者认为这两篇传记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26]...什年七岁,亦俱出家。[30]对比这两个版本,我们就能立刻发现,慧皎有选择性地改写了一些句子,并且在叙述中增加了不少细节。慧皎对僧祐版本的改动凸显出来的结果就是耆婆在成道上完全具有主动性。例如,僧祐并没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3756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