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95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僧肇般若学与王弼易学

    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 [注39]   “象”指易卦爻象...八。  [注37]龙树菩萨著,姚秦?鸠摩罗什译,《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大正藏》第三十册,第一页中。下引此论皆出此版本。  [注38]《中论》卷四〈观四谛品〉,第三十三页中。  [注39]《周易略...

    王仲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84268793.html
  • 藏族传统绘画流派门当派创始人门拉顿珠研究综述

    藏哲域结采寺上任,从此人称松巴堪钦。参阅《松巴堪钦自传》,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37、39页。宗嘎位于今仁布县北,原仁布区下属宗嘎公社。由此可见上述门拉顿珠的造像学著作,最后完稿于后藏...

    达尔文·尼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92268829.html
  • 曼陀罗:西藏发展的认识问题

    小学以上阶段学生的在校生比例不高(2001年在有所增长的情况下,初中入学率39%,高中阶段入学率16%),接受初中以上学校教育后返回农牧区的人员更少,本来学校教育就有巨大历史欠帐的情况下,西藏农牧区...

    郭克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0468866.html
  • 深圳弘法寺管理制度(修正版)

    重罚。  (38)丛林无僧值,则内外不正。弊何能除,法何能立。为僧值宜尽心纠察,不得徇情。如有犯者,照钦罚。失罚者,僧值受罚。  (39)班首、执事均应忠于职守,为常住、为大众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廉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3968906.html
  • 神会的顿悟禅思想

    菩提义。举虚空为喻:如性空本无动静,明来是明家空,暗来是暗家空,暗空不异明,明空不异暗,虚空明暗自来去,虚空本来无动静。烦恼与菩提,其义亦然。迷悟别有殊,菩提性元无异。[39]   他认为,虚空本来是...  [37] 巴黎本《杂徵义》,第117页。   [38] 石井本《杂徵义》,第61页。   [39] 《南阳和尚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以下简称《坛语》),《神会语录》,第11页。   [40] ...

    月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4068907.html
  • 试论吉藏的净土观

    不仅净土的本质是中道,而且对于净土或净或秽的看法也不应执着,因为净秽是相对而言的,“业不同故见净秽,实无如此净秽,此是中道”[39]。   总之,吉藏对净土法门有着独特的理解...,第609页,下。   [38] 《大正藏》卷45,第67页,上—中。   [39] 《大正藏》卷45,第67页,中。   [40] 《大正藏》卷37,第233页,中—下...

    华方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4868914.html
  • 论《般若经》的“假名”概念

    字亦如是。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名假施设、受假施设、法假施设,如是应当学。[39]   顺著上引经文的分析,玄奘译本于此以三个概念来诠说名的结构,其分别为:“唯有名”、“唯假施设”...: 29a-30a。  [39] 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假品〉,T8: 230b-231a。  [40] “三假”一辞,是由罗什译《大品》的〈三假品〉而发。  [41] ...

    严玮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1669020.html
  • 妙法莲华经字词注释(2)

    便,所以不是大器。小乘四果已经是方便了,四果前的暖、顶、忍等,更是方便中的方便。葉,叶:ye音页。贞实:1.忠信诚实。2.指忠信诚实之士。3.真实。4.常青植物的果实。   39页1行,时:时时,适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2969033.html
  • 试析印顺导师对咒语的态度

    :以谛语防治毒蛇,原先应该是没有伽陀与咒语。并提出:根本说一切有部的律师们在防护谛语之下,附入世俗治毒蛇的咒语,之后,才又附入于《杂阿含经》中。[39]  参、“持咒”的功效  一、印顺导师对“咒语”...。   [38] 南传《相应部》“六处相应”(南传15,pp.64-6)。   [39] 参考: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p.510-1。   [40] 详: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

    林光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90069049.html
  • 释心觉生平事迹析论

    叶阿月、吴老择则以口述回忆这段历史。其中,叶阿月的说法39最常被学界引用,她提到:“梁先生(按:释心觉)与保密局人员来慎德堂访问证光和尚(高执德),随后押往保密局。”学者以此衍生种种的假设及推测。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9076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