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25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唐五代禅宗文献中的避讳

    萧山荒野,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47],他们一样得遵从避讳之原则。  除了平时说话不得犯国讳之外,法名与国讳相犯者,更须正之。李适之《大唐蕲州龙兴寺故法现大禅师碑铭(并序)》 ...918  [19] T.50,p。727a。  [20] T.50,p.992be。  [21] T.47,p.741ab。  [22] T.50,p·289b。  [23] T.49,P。...

    张子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3260080.html
  • 湘山宗慧禅师及其《牧牛歌》

    记述不难知道,清居皓升禅师的颂乃是脱胎于宗慧禅师的《牧牛颂》。此外,廓庵师远禅师提及,大致同时的则公禅师也作有类似的《十牛图颂》[47]。此后,由宋迄今,历代皆有禅师或居士以此种颂说禅[48],其中有...:“我若说似汝,汝已后骂我去。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大正藏》第47卷,第580页中。)  [34]佚名集:《马祖道一禅师语录》,《禅宗全书》第39册,页73下-74上,;又见《景德传灯录》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2268957.html
  •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第5页。   [19]《大正藏》第47卷,第3页下。   [20]《安乐集》卷上,《大正藏》第47卷,第4页中。   [21]《观经疏》卷四,《大正藏》第37卷,第270页下。   [22]...   [31]《观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6页中。   [32]《大正藏》第12卷,第346页上。   [33]《大正藏》第47卷,第448页上。   [34]《大正藏》第37卷,...

    王公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3878602.html
  • 须弥山石窟概述

    着裙,颈饰项圈,双肩搭披巾,垂挂璎珞。璎珞多在体侧环绕,少量在腹部交于莲花壁饰,具有清丽婉约、刚中带柔的风范。  在北周石窟中有第45、46、47、48、51共五个中心柱窟。  第45、46两窟是...在整体上构成七佛题材。在北、南两窟门外壁上方各凿有一尖楣圆拱形小龛,从龛内造像风格看,属西魏时期的作品,可见51窟的开凿是利用了西魏时期选择的地形。  北周的五个中心柱窟中,除51窟未完成外,另有47...

    陈悦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91385691.html
  • 《因明入正理论》教案目录

    ………………………………45     05、表诠与遮诠……………………………………………………………………46     06、总结能立………………………………………………………………………47     07、附论……………………………………………………………………………47 (01)有体与无体………………………………………………………………47 (02)...

    释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31738804.html
  • 永明延寿的净土信仰及其在中国净土思想史上的地位

    共同追求,净土宗则成为中国佛教的寓宗。  [1] 也有的说是其为丹阳人,后来才迁居余杭。(参见《乐帮文类》,《大正藏》47卷195页上。)  [2] 《坛经》中记载:“使君礼拜又问:‘弟子见僧道俗,常...修行无补。这一点是当时禅宗和净宗人士的共识,以后的种种纷争都与此有密切关系。  [3] 《大正藏》47卷,第195页中。  [4] 参见杨笑天:《永明延寿净土信仰之确立》,《佛学研究》第七期,1998年...

    王公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5141491.html
  • 中国佛教净土思潮的演变与归趣

    多依相求,决得往生。然以相善力微,但生相土,唯睹报化佛也。(注:《安乐集》上,《大正藏》第47卷,第6页中、下。)  “上下”,指圣人凡夫。道绰认为,阿弥陀佛净土是报土,由于阿弥陀佛愿力之强大,圣人凡夫...妙伎乐,法音清和悦心神,哀婉雅亮超十方,是故稽首清净勋。(注:《大正藏》第47卷,第9页中、下。)  “阿毗跋致”,意为不退转。这是强调往生弥勒净土,不仅寿命有限,且会退转,而往生弥勒净土,则寿命就与佛...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3442364.html
  •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5)

     义怀 499  义朗 234、353、357  马茂德 228  马祖道一 289  马可·波罗 606  马伽斯王 47  马克斯·缪勒 572、609、610  马丽·E·福斯特 629  马拉...杜武 601  杜多 603  杜弼 219  朴重彬 544  托勒米王 47  托玛斯·沃特斯 618  邢子才 219  西夏仁宗 464  西堂智藏 371  百济圣明王 379  地婆诃罗 ...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547054.html
  • 說 苑 粹 英

    民均则王道兴而百姓宁,所谓四民者,  士农工商也。」  ——选自《政理47》  ◎ 匿人之善者,是谓蔽贤也;扬人之恶者,是谓小人也。  言人之善者,有所得而无所亡伤也;言人之恶者,无所得  而有所伤也。...。是知之所以乐水也。《诗》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  侯戾止,在泮饮酒。」乐水之谓也。  ——《说苑.杂言47》  ◎ 夫仁者何以乐山也?曰:夫山巃嵸礧嶵,万民之所观仰。草木生焉,  众物立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1051422.html
  • 中国佛教净土宗的思想发展历程探析

    47卷,第3页下。   ②《安乐集》卷上,《大正藏》第47卷,第4页中。   ③《大正藏》47卷,第439页上。   ④《大正藏》,第48卷,第341页中。   ①《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48卷,...

    王公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205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