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80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经题跋所见回鹘佛教徒的功德观

    哈尔在宗教和国家的权力分配中看到了“内亚概念的广泛传播”,[34]莫塞斯又以拓跋王朝(4~6世纪,本文指北朝)为例进一步揭示、论证了这一问题。[35] (二)功德文与蒙古宫廷 在蒙元时代的回鹘文题记...ouml;mmigkeit)》,载《宗教和思想史杂志(Zeitschrift für Religions- und Geistesgeschichte)》第35卷,1983年,第304页。 [4]...

    [德]茨默著, 桂林,杨富学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0944699.html
  • 回鹘文佛教譬喻故事及其特色——以回鹘文《折叱王的故事》为例(1)

    、邪见。《大宝积经》卷35谓: 我观世间一切众生,由于十种不善业道而能建立安处邪道,多堕恶趣。何等为十?一者夺命,二者不与取,三者邪淫,四者妄语,五者离间语,六者麤语,七者绮语,八者贪著,九者瞋恚,...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0944700.html
  • 從臺灣萬佛會談佛教的社會參與

    事業等(註33)。到了今日的現代社會則與西方的社會福利服務事業結合,是一種以援助個人與其社會環境的相互適應為目的的制度(註34)。佛教的福利性活動主要可以分成「物質」上的救渡與「精神」上的救渡(註35...事業公司,一九八二),一六二~一七三頁。(註 34) 黃維憲,《變遷中臺省寺廟的社會福利服務》(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一九九○),一○頁。(註 35) 楊惠南,〈臺灣佛教現代化的省思〉(當代八十四期,...

    鄭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1144703.html
  • 古典西藏語文法教材的基礎研

    。但對西藏語而言,形容詞與名詞的詞序是「名詞╱形容詞」而非「形容詞/名詞」,這是一個例外的情況。[35](2)西藏語的「格助詞」概念來自於梵語,但表達方式與梵語不同,前者為「孤立型語言」(...一般語意學所能夠解釋的。 [34] 位置詞有「前置詞」(preposition)及「後置詞」(postposition)二種;藏語的格助詞其實也就是後置詞。 [35] 上述資料引自:黃宣範(...

    廖本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1344709.html
  • 東初老人簡譜(2)

    艺术遗迹之研究〉、   p. 35  〈敦煌壁画之研究〉三篇文稿,以备提出报告。终以时机未成熟,而未提出。[105]  1971(民60),64岁  是年,其徒圣严法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特告诫: “汝...衫裤给他换洗(平常若不出门,总是穿旧的内衫裤)。下午6时30分,沐浴后,步履安闲地上二楼卧室;6时35分,与王海涛居士通过电话;6时45分,而当其皈依弟子王小芳居士,上楼欲向东老人请教事情时,却发现老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1444711.html
  • 宗义宝鬘(1)

     33.无著著《大乘阿昆达磨集论》、大正藏,册三一。  34.无著著《究竟一乘宝性论》,大正藏,册三——。  35.君庇亟美撰,『陈那以後之量论』 (《中国佛教史论》,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0544837.html
  • 菩萨之大悲心初探

    的“四念处”[35]、“四无量心”[36]…等法门。本文仅以六度为主,约略的探讨大悲心在菩萨的六度修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不过在探讨本主题之前,吾人应该先了解,在菩萨的行持过程中,假如产生了什么心态...六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  [35] 印顺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专修四念处观,不一定能发悲心。声闻都是修四念  处的,但都倾向于厌生死,证涅槃。修四念处观,以什么方便,不厌苦而能生愍众生  ...

    张旭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045073.html
  • 弥陀净土信仰对汉儒内心世界的影响

    简称《道安录》(35)),可以知道直至东晋慧远的晚年,即纪元三七0年起至四一0年止,大约五十年间,陆续由西域来到长安洛阳的译经僧,有竺佛念、僧伽跋澄、昙摩难提、僧伽提婆、佛陀跋陀罗、鸠摩罗什、昙摩耶舍...、594、b。(31) 唐法藏《华严游心法界记》(大正45、646、b)。(32) 大正12、265、c。(33) 大正12、343、a。(34) 大正12、343、b、c。(35) 《综理众经目录》...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5345124.html
  • 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之回顾与省思

    敦煌艺术成就的重要论文, 如〈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敦煌石窟艺术〉、 ( 注 35) 〈早期的莫高窟艺术〉、( 注 36) 〈唐代前期的莫高窟艺术〉、( 注 37) 〈唐代後期的莫高窟艺术〉、( 注 38)...Sculpture : A        Chronoorgy and Regional Analysis,"Archives of        Asian Art,Vol.35(1982),pp.27-54;"...

    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0445156.html
  • 觀音菩薩與亞洲佛教

    利益起見,此菩薩能看得更佳與做得更好。」(註35) 四、不空罥索觀音(Amoghapasa)----命名之意為「罥 索」喻菩薩之四攝法,用此以鉤取人天之魚於...註 33)﹕故宮文物月刊,二九頁。 (註 34)﹕同上,三二頁。 (註 35)﹕同上,三二~三三頁。 79頁 ...

    巴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584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