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56篇,用时10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意义

    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1) 参见《大乘玄论》卷1,《大正藏》第45卷,18页下。   (2)《摩诃止观》卷1上, 《大正藏》第46卷,1页下。   (3)《维摩经玄疏》卷2,《大正藏》...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44365234.html
  • 中国宗教法总述(上)

    就毁弃商-邦方并立的这种模式。一方面,周之灭商得到这些邦方的支持,“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史记。周本纪》)[45];另一方面,对于这些邦方的长期占领需要维持强大的常备军。况且很可能自己就是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45665250.html
  • 江浙佛教对斋教的冲击

    等,可谓“神佛无差别,道儒同架”。[45]这不仅是日据时代的普遍现象,即使在光复初期亦复如此,随著斋教全面的改造,佛教寺院也才从佛道不分的供奉中脱离出来。所以,以上所言既是针对斋教斋堂,也是针对佛教...。  [45] 《日本统治时代????寺庙整理问题》,蔡锦堂,页36。   [46] 〈了解台湾佛教的线索〉,东初,《人生》复刊号第1卷第1期,页4。  [47] 〈台湾佛教之片段〉,南亭,《人生》...

    阚正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65465377.html
  • 释戒嗔:戒嗔的白粥馆(4)

    在意那个欺骗他的女施主了吗?戒嗔看并不尽然,因为我听见他还在大声的与他同行的朋友说那件往事,只是神情轻松得像在说一个笑话。  第45个 解开心结的人  淼镇的镇民和我们天明寺的僧人关系是非常好的,或许...

    释戒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73465401.html
  • 藏传佛教“他空见”研究——以国燃巴《辨别正见》为中心

    玄奘译,《解深密经》,《大正藏》卷16,经号676,页688中~711中。  吉藏,《二谛义》,《大正藏》卷45,经号1854,页77 中~104下。  佛陀跋陀罗译,《大方等如来藏经》,《大正藏》卷...

    黄英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0265486.html
  • 万慧法师一生的研究生活大纲

    如鹅湖大义禅师垂诫云:莫只忘形与死心,此山固难医病最深,真须提起吹毛利,要剖西来第一义,膛却眼兮剔其眉,反复看渠是,若人静坐不用功,何年及第[45]悟心空。又如永明寿禅师垂诫云:学道之门,别无奇特,...42]原本作“亦”字,今依文义改正。  [43]原本多一“弥”字,今删之。  [44]原本作“西”字,依文义改正。  [45]原本作“弟”字,依文义改正。  [46]原本作“记”,疑笔误,依文义改正。...

    重校宗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3465522.html
  • 天台宗山家派本如神照及其直传弟子

    韶马上穿起草屦,欣然而行,到了江滨,慈云又呼他回去,告诉他:“吾试汝耳,汝当竟住此山。”能仁寺在台州临海东北45里的东掖山上。始建年代不祥,旧名“承天”。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神照本如出主该寺,大...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5265539.html
  •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2)

    。  寺中,又有张剑芳题联:“晨钟八百,叩醒苦海蜉蝣梦;暮鼓三千,擂动灵山修道心。”  45  祥云霭霭来南海;  甘露湛湛润炎方。  这是台湾澎湖马公镇观音亭联。  驾著霭霭祥云,来自南海,以广大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3065969.html
  • 从现象还原法试探“五重唯识观”的哲学意涵(上)

    45]。大乘观法的特色是无着的“金刚杵”喻,两端粗中央幼,即先广观一切法,通过遍一切的法性(空性)后,再起广泛无边方便缘起,所谓“就事入理,依理起事”。故大、小乘慧之差别可总括为:(1)悲愿广狭有别[...过转为解脱论。在印度,甚至连因明或正理也与解脱论有关”(pp.12-13)。  [45] 此一转变是随着印度佛教由早期阶段进入大乘阶段后,由相对素朴的智性教理过渡为哲学型,尤其经院哲学型的教理有关,...

    刘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3665974.html
  • 清嘉庆朝治理教门对策述略

    飘高老祖,及收藏经卷者,俱发边远充军。”[45]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配犯潜逃的处理条款,对不知情而收留的人也要相应给与处罚。嘉庆二十年(1815)的条款规定,林清案内传习白阳教的遣犯在配所逃脱,奉有...

    郑永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94166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