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 p. 149 在此處當作「量」解,高僧傳記載竺法雅之格義時說: 「法雅,河間人,凝正有器度,少善外學,長通佛義。衣冠士子咸附諮稟。時依門徒並世典有功未善佛理,雅乃與康法朗等,以經中...
張曼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144302.html
-
涅槃法也。涅槃无生死寒暑饥渴之患,其道平等,岂容分别”[149]。 食有四种:一为揣食,如和合相即揣食;二为愿食,如见沙囊命不绝,是乃愿食;三为业食,如地狱不食而活, p. 348 由其罪业而...,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八一上。 [149] 注维摩诘经,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四八上。 [150] 注维摩诘经,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四八中。 [151] 注维摩诘经,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八四中。 ...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544308.html
-
不是偶然的[31]。 中國佛教史上的譯經事業,始於漢末的安世高。安世高(本名安清)於桓帝建和(147-149)年間來華,至靈帝建寧(168-171)年間的二十餘年之間,譯出『安般守意經』 等計三十...
林傳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3944344.html
-
,其用語及表現法,自較接近原典形式,而且遇有不須要或不可能意譯的,則譯其原音。這不但為漢譯佛典創下新格式,也為中國文學開拓了新天地[149] 。 我們看上面引文,略可得悉對羅什的評價,時代愈降,其...四五九˙中)。 [147] 『宋高僧傳』卷三、後論(大正五○˙七二三˙中)。 [148] 同右(大正五○˙七二四˙中)。 [149] 梁啟超先生在「翻譯文學與佛典」(『佛學研究十八篇』所收)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4044345.html
-
莫尼尔·维廉斯, 《佛教》(Buddhism ) (London,1890) , 第149, 151, 162页. 参照C.艾略特( Charles Eliot),印度教和佛教(Hinduism ...
维吉塔·拉加帕克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4044346.html
-
134-149,329-356。又如尤惠贞,,收入所著《天台哲学与佛教实践》(嘉义:南华大学,1999),页303-321。本文的整理与两篇书文固有重迭处,但由于入手角度不同,故亦呈现不同的面貌。 [...
黄敏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3844477.html
-
页71;白 本,页185;小野本,第二卷,页116;赖本,页148-149。注93《入唐记》,卷二,“开成五年正月十九日”条,顾本,页77;白 本,页202;小野本,第二卷,页182;赖本,页...行文登界过海,归国之事不成矣。商量往明州,趁本国神御井(人名)等船归国。”(注149)于是,失望之余的圆仁再注145《入唐记》,卷四,“会昌五年九月”条,顾本,页195;白本 ,页493-494;小...
黄清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5444508.html
-
149上)。《成唯识论》中也只说三身。《现观庄严论》第十九颂说,佛有四身:『自性、圆满报,如是余化身,法身并事业,四相正宣说。』其中自性身(ngo-bo-nyidsku)即本论之『体性身』,法身即『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0644838.html
-
149,《印度佛教思想史》p.94。 [34] 《大智度论》卷76(大正25. 594a)。 [35] 此四种所缘出《瑜伽师地论》“声闻地”(大正30. 427a)。详情可参考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
释如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345081.html
-
原先小乘佛教都以出世修道,索然獨居的自 149 頁 了漢,以頭陀行為重。六祖惠能之後,禪宗叢林共住,如第 二代百丈懷海禪師立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清規,乃...
吳永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5945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