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674篇,用时1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清辨《中观心论》及其《思择炎》对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1)

    毕竟无故。”(  大正31,611中)时提到蛇喻如下:  “遍计所执性的真实是离二,在彼一方中,二之显现的本质  是迷乱,只要由此迷乱的所缘,就不是真实的所缘。”(注  9)  又无性《摄大乘论释》亦举...,如是依止唯识显现,依他起觉舍于六义。”(大正31  ,415下)  此蛇绳喻,最早可见于真谛译陈那著《解卷论》,无性也引用之  ,由此可知无性曾受到陈那的影响,只不过目前较难断定无性是介于  陈那与...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447524.html
  • 略探受“迦絺那”仪式所得

    :“若比丘数数食,除因缘,波逸提。因缘者,病时、衣时、施衣时,是名因缘”。[7] “数数食”和波逸提法第31条有关,第31条是:“若比丘受别请众食,波逸提,除因缘。因缘者,病时、衣时、施衣时、作衣时、... “得至十夜”是关于尼萨耆波逸提法第1条:“若比丘三衣具足,讫迦絺那衣时,长衣乃至十日应畜,若过畜,尼萨耆波夜提。”[30] “[得至]六夜”可能和尼萨耆波逸提第27条[31] 相关,[32]第27条...

    释继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247850.html
  • 日本曹洞宗与台湾佛教僧侣的互动(1)

    之后,巡视曹洞宗台湾各地的末寺,因此因缘,于 11 月 31 日抵达台南开元寺。在其〈巡锡汇报〉中,提及“当时挂锡开元寺的僧侣有二十余名,悉受本宗的得度,自称大日本曹洞宗僧”。[8] 又《梦游谈》中记载...1896),归依龙华持斋,礼林料先生为引 证师,明治 31 年戊戌(1898)出家圆顶,礼义敏上人为师,住 台南开元寺,勤谨服务,历监院兼住持职。明治 36 年(1903) ,辞退该...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0647906.html
  • 心性本淨之意義

    理由,而認為心是清淨的。又《成唯識論》卷2(大31,9a)亦云:「心體非煩惱故,名性本淨,非有漏心,性是無漏,故名本淨。」是說阿賴耶識不是煩惱,而是無覆無記,因此被稱為本淨。這些說法,若站在高的立場,謂...囊括了過去的善惡染淨一切經驗而為種子,因此,可說這些本識並不是完全像白紙一般的無覆無記的存在。 此外,《辨中邊論》卷下(大31, 475b)、《中邊分別論》卷下(大31, 462b)、梵文《中邊分...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548005.html
  • 从“心性本净”到“心性本觉”

    ,如来藏是染性的阿赖耶识[31]。欧阳先生亦认为真如非如来藏,主张如来藏就是客寄在阿赖耶识的本有无漏种子[32]。二师对如来藏虽有染净的不同说法,但均认为如来藏是有为法,是因性的,是当然性的。在前文已...18]见《解深密经》卷二“无自性相品”第五,《大正藏》卷16。   [19]见《大正藏》卷31。   [20]见《大正藏》卷12、16。   [21]见吕澂《起信与禅》及...

    周贵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5749040.html
  • 唯识思想前后期价值取向之重要变化

    等。……由斯理趣,唯于第六、第七心品有能遍计。”[1](T31, p0045c)  即该论认为:只有第六识和第七识及其相应心所,有我执和法执,是能遍计。具体理由如下:  第一,“唯说意、识能遍计故”。...”[1](T31, p0046a)。即如果有人问:“假如八识并非都有执,为什么经中说第八识认取遍计的种子?”可以回答:“虽然经中说第八识能认取遍计的种子,但并不是说只认取遍计的种子,所以不能作为‘种子...

    林国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2249798.html
  • 瑜伽行派之“无种姓”思想初探─以《瑜伽师地论》为中心

    .佛陀扇多译)大正藏第31册,  No.1592。  6.《摄大乘论》3卷(无著菩萨造,真谛译)大正藏第31册,No.1593。  7.《摄大乘论本》3卷(无著菩萨造,唐.玄奘译)大正藏第31册,  No.1594。  8.《摄大乘论释》15卷(世亲菩萨造,真谛译)大正藏第31册,No.1595。  9.《摄大乘论释论》10卷(世亲菩萨造,隋.笈多共行矩等译)大正藏第  31册,No.1596。 ...

    释长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35854469.html
  • 陆羽盛赞越州茶

    ,到东南沿海一带踏访,于肃宗上元初(761)定居于湖州苕溪,集中精力与时间著述《茶经》。经数年努力,实地考察茶地31个州,于广德二年(764)写出《茶经》初稿,后以在博览群书基础上,对《茶经》作修订与...浙西、剑直、浙东等道共31州的茶,认为浙东茶区:“以越州上”。越州茶除了余姚仙茗外,剡茶是不见人爱的,这在陆羽的好友皎然的诗中得到明确的反映。皎然《饮茶歌   诮崔石使君》赞剡溪茗为“何似诸仙琼蕊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45256953.html
  • 安岳石刻与宗教义理(十七)

    北面南,呈全身,全长23米,堪称我国古代全身石刻卧佛之首。大足石刻卧佛(31米)虽然比她长一些,但却是半身的,而且要晚450年;潼南石刻卧佛虽然也比她长一些,但却是粗刻,系民国21年(公元1932年)所...地而营造的。31米长的卧佛仅刻至膝部,佛窟表现的是迎送释迦牟尼升天的情景——佛前的10余弟子或捧香花、或托水果、或献食宝、或举珠衣,窟顶的九身天女捧花献果,一派欢送的情景。这种刻像是把佛教教义来世俗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95859132.html
  • 心性本净之意义

    30,595c)云:「诸识自性非染,由世尊说一切心性本清淨故。」是说,以识的自性不是染污的消极理由,而认为心是清淨的。又《成唯识论》卷2(大31,9a)亦云:「心体非烦恼故,名性本淨,非有漏心,性是无漏...善恶染淨一切经验而为种子,因此,可说这些本识并不是完全像白纸一般的无覆无记的存在。   此外,《辨中边论》卷下(大31, 475b)、《中边分别论》卷下(大31, 462b)、梵文《中边分别论疏》67...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24159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