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674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小乘实有论或大乘实相论?

    二)、紫柏大师的态度  《紫柏尊者全集》卷15中收有〈物不迁论跋〉、[30] 〈书肇论后〉[31] 和〈书般若无知论后〉[32] 三篇短文,紫柏大师在文中发表了他对《肇论》和〈物不迁论〉的见解。和...[29] 同前注,册4。  [30] 《卍续藏》册126,页448d。  [31] 同前注,页453d。  [32] 同前注,页455c。  [33] 《大正藏...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649238.html
  • 僧肇思想辩证——《肇论》与道、玄关系的再审查

    先有于物,故从无出有,即无在有先,有在无后,故称本无”。[31] 从时间序列上分解有无之先后与派生次第,这显然还是道、玄一系的意见。道安的“本无宗”,历来被视为六...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849241.html
  • 杨惠南著:《金刚经》的诠释与流传(1)

    大乘经典视为相同,乃站在“一切大乘经明道无异,即显实皆同”[31] 的观点。在这一观点之下,吉藏说出底下看似吊诡,但却颇富意味的话来:“《法华》即《华严》”,[32] “《华严》即《法华》”,[33] ...  (31)清.愈樾,《金刚经订义》(一卷);《卍续藏》册40。  页208  (32)清.周克复,《金刚经持验记》(二卷);《卍续藏》册149。  (33)清.王泽泩,《金刚经感应分类辑要》(一卷)...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949242.html
  • 晓云法师的佛教教育志业—理论与实践

    、慧仁等徙置区天台贫民学校29,成立佛教文化艺术协会30;其后,复于大屿山东涌为女众筹办莲华夜校31。民国五十五年(1966),于沙田创办慧海中学32,亦于该年应文化大学(当时为文化学院)创办人张其昀...《岛屿岁月.岛屿随笔》,页31。  21 释晓云,《岛屿岁月.岛屿随笔》,页36—38。  22 另一说为民国四十四年(1955),然根据释晓云撰《环宇周行散记.旅菲杂记》,台北:原泉出版社,...

    陈秀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0449318.html
  • 空行母”的内意

    31](《金鬘》,34),此法身佛常以净光报身的形式,对证悟的行者示现;因此,直接自金刚总持报身受持了法教的印度大成就者帝洛巴,就成为藏传「噶举」教派的第一位始祖。依照金刚总持的教授与指示,「当一位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5249433.html
  • 理则顿悟 事须渐修──论“禅”的悟修与顿渐

    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31  莲池大师之《禅关策进》载永明延寿禅师垂诫:  若逢真正导师,切须勤心亲近。假使参而未彻,学而未成,历在耳根,永为道种,世世不落恶趣,生生不失人身,才出头来,... 26 《禅藏》古·74  27 《大正藏》48·999下  28 《大正藏》48·998上  29 《大正藏》48·1005上  30 《大正藏》48·999上  31 《禅藏》六·24  32 《...

    释妙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049493.html
  • 吕秋逸先生年谱

    译本抄译。前有“引言”,指出安慧所据之三十颂与唐译不同,盖由一为古学一为今学;且唐译有不尽实之处。  熊十力《因明大疏删注》由商务印行。  1927年 31岁 夏,二院因进驻军队,特科停办,第一院规模...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349526.html
  • 多向探索的魏晋南北朝学术(1)

    御无为之治”,如此则可以“君静于上,臣顺于下”,“群生安逸,自求多福,默然从道,怀忠抱义,而不觉其所以然也[31]”。更进一步,他们似乎还幻想有一种完全自然状态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至人无宅,天地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949542.html
  • 《百丈清规》与中国佛教僧团的管理创新

    弘宣胜业,修植善根,开导愚迷,津梁品庶。是以敷衍经教,检约学徒,调忏身心。”31意谓佛教于其统治大有裨益,故而不可废而须扶植,但同时也须“检约”之,即纳之入国家规范化管理当中。唐玄宗于此用力尤甚,他曾颁...

    王永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1649636.html
  • 有關阿賴耶識語義的變遷

    kaamadhaatu (etc.) are kaamadhaatu-pratisa.myukta)。[31]   從文字表面看來,似乎有欲界繫之法為阿賴耶所藏的可能,但當《大毘婆沙論》進一步用「愛」...

    陳一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354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