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958篇,用时4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符秦时期的佛经翻译

    安录》,自《道地要语》迄《四姓长者》,合九十有二经,标为古异。虽经文散逸,多有缺亡,观其存篇,古今可辨。或无别名题,取经语以为目,或撮略《四含》,摘一事而立卷,名号质实,信古典矣。”39道...页   38、中华书局点校本,第561——562页   39、中华书局点校本,第91——92页   40、中华书局点校本,第98页   41、《...

    韩廷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373509.html
  • 论初期佛教“识”之概念及其特点

    Skr. catasro vijbana-sthitayah, Pali. catasso vibbana-tthitiyo),指“识”攀缘于色、受、想、行等四蕴而依住之,而随增喜贪。[39]而且,综合..., p. 83, c25-27)  [38] 见印顺法师《唯识学探源》,台北:正闻,1994,页20~21。  [39] 如《长阿含经》“复有四法,谓四识住处。色识住、缘色、住色,与爱俱增长。受、想、...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3873532.html
  • 宋朝的佛经翻译

      38、《法印经》一卷;  39、《帝释岩秘密成就仪轨》一卷;  以上三经梵本出自中天竺;  40、《大生义经》一卷,梵本出自西天竺;  41、《园生树经》一卷,《大中祥符法宝录》卷一一记载说:“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473543.html
  • 唯识“八识”与康德“纯粹知性”的比较

    康德 三批判书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38。   [19] 康德 三批判书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39。  [20] 康德 三批判书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养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573547.html
  • 唯识与印度传统的语言哲学

    心之对象,而不能有丝毫越界[38]。另外,在经部学者眼中,种子只是个人的一种心理潜能,其生灭行止似乎完全属于一种个人行为之结果[39]。因此,经部的种子还不是概念,而是心理上一种潜在的习惯性。因此我们...  [39] 此从经部的熏习概念可见一斑。盖所谓“熏习”,实即吾人之具体经验。但在吾人所有经验中之最深刻者,当属与本民族文化、语言打交道之经验。如此则“熏习”实即吾人之“理解”。此处要强调者,吾人通过...

    吴学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873551.html
  • 天台别教与唯识古学——智者大师的唯识观(之一)

    》、《金刚般若论》、《无量寿论》、《大乘唯识论》[2]等,以上诸论并属世亲所作,又译有提婆菩萨造《百字论》、《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等论。译籍共39部,129卷。  勒那摩提[3]译籍有《...

    刘朝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5273558.html
  • 禅宗哲学的境界论

    岩桂送幽香。 《颂古》卷39石溪月颂   水边林下旧生涯,梦里还家未到家。昨夜月明归兴动,西风一阵木樨花。 同上雪矶纲颂   “白云乡”,是白云万里之外的乡关,是精神的故里。游子思归,多少次努力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1673660.html
  • Buddhism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39] Those above mental factors are emerged in the mind of people making the whole environment ...

    Saddhamma Kovida

    |Buddhism|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01273879.html
  • 于君方:《伪经》与观音信仰(1)

    闻兴于户牖,印可出于胸怀,诳误后学  ,良足寒心。(《大正藏》卷55,页38c~39a )。  僧佑在此立下的标准第一点,伪经「辞意浅杂」,可以说是  主观的,但是其它二点,即真经必须是来自「外域」,...

    于君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3173943.html
  • 东晋慧远法师《法性论》义学的还原

    39页 此答第三问实有「至当」、「真是」。肇公谓若执有一「真是」、「至当」则「名相」、「美恶」之妄法随生,生生奔竞,敦与止之。 肇公为一代「般若」之标竿,其所箸〈不真空论〉中斥...注39)。其在〈无量义经序〉中详细的说明了「顿」、「渐」之长短,而用以说明「顿」义者,即是〈法性论〉(见第三章第三节)。 由上可见,〈法性〉一论成为南北涅盘家立论的基础,远公对整个中国佛教义学的...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3673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