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34篇,用时35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慧能《坛经》顿教禅法论义(二)

    142),页 140。   [43] 如果根据后学在硕士论文中,将“本体论”与“心性论”做两种哲学基本问题型态的严格区别,那么,应该说有属于“心性论”层次的意义更为恰当。因为,“无念为宗”原是直对人...

    陈平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742620.html
  • 《金刚经赞》研究——兼论《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八)

    。实我实法不可得故”142。窥基大师也在《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说:  为诸愚夫,不知心外无实境相,便执实有,起诸恶业二重障等。《经》说唯心,遮离心外,遍计所执,实境是有;不为遣除,依他起性;不离于心,...深思呢?!   注释:   142《大正藏》第三十一卷,第1页中。   143《大正藏》第四十三卷,第982页中。   144《大正藏》第三十三卷,第540页下。   145本章所据序号均为伯2039...

    达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1142757.html
  • 從大陸佛教現況談未來發展

    ------------------------------------  9. 楊學政主編,《雲南宗教史》(雲南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頁224。  頁142 從大陸佛教現況談未來發展 ...

    鄭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3442777.html
  • 科学论(一)

    使人类向善、使世界更加光明 139  第八节 睁开眼睛看世界 142  第五章 科学家与佛陀智慧的比较 147  第一节 伏藏品之谜 147  第二节 授记与预言、预测 151  第三节 地球与四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34042935.html
  • 唐代长安与敦煌佛教文化之关系

    门图〉校录研究》,《东南文化》1998年增刊1《天台山文化专号》,第142~145页。 [14] 池田温编:《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90年,第310页。 [...

    杨富学 王书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3543279.html
  • 天台智者的果位论(二)

    ,智者大师就从缘起缘灭这个角度论证了其应废除的道理:“理本无位,位为缘兴,缘既迭兴,位亦迭谢。”[142]关于藏教之位应废,大师认为,如来立藏教之位的目的是权且生起“界内事善”,以破界内理恶。此目的...详见同上,第141页上至下。 [46] 详见同上,第141页下。[47]三十三天即指忉利天。有关此天的描述,详见同上,第143页中至209页上。[48]有关严守各戒即可生各天的描述,详见同上,第142...

    沈海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1843453.html
  • 朱文光:汉语佛学研究的方法论转向(二)

    p.142。   [38] B.41, p.75。   [39] B.41, p.87。   [40] 于梵、巴、汉、藏等古典藏经文献与日本佛教史方面之著作外,吕澄于文中开列之参考书目:一、藏...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1543508.html
  • 中國佛教的思惟發展(1)

    的文化始有吸收力和融化力。因為任何外來文化當其傳入時,必須透過當地語言的傳播,始可深入到心靈。就在此傳播的當下,當其經過翻譯文字的傳播,   p. 142  於不知不覺中,它已被消融於當地語言的思惟...

    張曼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144302.html
  • 刘贵杰:僧肇思想之基础(2)

    夫涅槃之为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142]。  涅槃圣境柔静幽玄,虚寂旷远,不能藉形名加以描述;且精微深妙而无形象,不能由心念加以理解。换言之,涅槃乃绝形名,弃有心之...,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九二下。   [142] 梁高僧传僧肇传,大正藏卷五○,页三六五下。   [143] 梁高僧传僧肇传,大正藏卷五○,页三六六上。   [144] 注维摩诘经,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九七...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544308.html
  • 格義佛教思想之史的開展(2)

    莊虛無思想揣度空義者,至此而疑惑頓釋,可以獲得正解[142]。羅什的譯作雖豐,然而著作極少,現存的只有與慧遠及王稚遠(謐)的問答文『大乘大義章』(三卷)[143]。久被佛教界視為疑難問題的「無我論」、「...百論序(僧肇作。大正五五˙七七 ˙下)。   [140] 同右卷八、大品經序(僧叡作。大正五五˙五三 ˙中)。   [141] 同右卷八、維摩詰經序(僧肇作。大正五五˙五八˙中)。   [142]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404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