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铭记汝尊敬。 (汉译南传34,小部经典六,本生经, p.155~157) 3. Sanuvasipetavatthu(《萨努瓦西鬼事》) 巴:Niyyatayijsu therassa ...
释印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445082.html
-
157 页
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 ...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245389.html
-
355~ 398。 (注 94) 同(注92),页6~7。 157页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 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4245414.html
-
宋高僧传(大正藏编号二○六一)卷二六唐太原府崇福寺 怀玉传略云: 释怀玉,志在修茸,无间彼此,夏墟寺宇,经有 阙而必补,像有凋而遍修。增饰净土院,兴事任力, 转加殊 157页 丽,代宗(...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345469.html
-
道壹谓主神犹真,三者之空,皆不在心神。而与此三者相反的,则为心无义。言心无于万物,万物未尝无,乃空心不空境的说法,缘会既引坏灭色相,则仍似重色空也。”(页157) 从东初老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来看,魏晋...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4945580.html
-
原卷及乙卷。 (注157) 乙卷作“四生”,应为“死生”之讹。 (注158) 原卷与乙卷作“熏”。 (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745592.html
-
就是 “先见”。 参见伽达玛( H.G.Gadamer ),《真理与方法》 ,吴文勇译,台北,南方,1988 年 4 月,页 157-196;霍伊 ( D.C. Hoy )...
周庆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0945617.html
-
1908 年, 页157 胡塞尔不得不区分意识自身(内具性)的两层向度,其中能建构另一向度的,被称为“绝对向度”,就是“意识底流”(Bewu tseinsfluss)(注 43 )。这个绝对向度的提出,...
蔡瑞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4045688.html
-
parivrittehsvabhaavoviicuddhir )(以上《宝性论》引句皆见大正、三十一册,中。 或中村瑞隆前揭书,页 157-158 ), 是“存有学”取向,所以我说为“带有圆意的如来藏说之圆教式...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4245691.html
-
没有原因。当世祖舅阳平王社请玄高入京时,《广弘明集》就说:“时有沙门玄高者,空门之秀杰也,通灵感众,道王河西。凉平东归,太武信重,为太子晃之师。晃孝敬自天,崇仰佛法。”[157] 世祖当时如果没有“信...释玄高》,页397下。[157] 释道宣撰《广弘明集》卷2,页103上。[158] 唐沙门释法琳撰《辩正论》卷3,《大正藏》册52,页506下。[159] 金申《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文物出版社,...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445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