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532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窥基大师的判教思想

    不同之处,其中最值得注意者有:(1)《解深密经》所说“三时”和玄奘所说“三种法轮”的教学对象(前  41 卷一,《大正藏》卷 43,页 229 下。  者为“修小乘法者”、“修大乘法者”、“修一切乘者...42)并每以能契会中道,为瑜伽行的唯识教义的优点。(注43)  上出引文  42 例如窥基在《杂集论述记》卷 1 提及龙树“采集大乘遗相空教,造《中论》等,究畅真宗”;而众生不了解其用意,以至“复起空...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1048051.html
  • 试论麦积山第127窟为乙弗后功德窟

    麦积山的墓窟第43窟的问题,其它则较少论及,因此本文意欲就这一问题略作讨论,以求同好。  首先让我们对与乙弗后相关之历史作一交代。西魏文帝文皇后乙弗氏,《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上》有记:  文帝...的那样,127窟窟顶雕作横长矩形录顶帐的形式,是“与第43窟西魏乙弗后墓窟后室相同”的。[20]充分表明127窟与43窟二窟在某些方面的密切之关系,而43窟已明确是为乙弗后之寂陵瘗窟,因此127窟也应...

    郑炳林 沙武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1450052.html
  • 略析佛教慈善组织的资源输入

    ───┼────┼────┼────┼─────┼────┼────┤  │2004 │185.52 │68.22 │64.43 │18.60 │0.04 │336.81 │  ├──... │161.70 │100 │  ├──┼────┼─────┼────┼────┼─────┼────┤  │1997│129.45 │12000 │114.67 │43.21 ...

    朱贻强博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30162989.html
  • 关河的禅法——中国大乘禅法的肇始

    叙述了当时的情形:  陈慧的谓安候“宣敷三实,光于京师。于是俊人云集,遂致滋盛。”(大正33,页9)  康僧会的谓安世高“译安般之秘奥,学者尘兴。”(大正55,页43)  稍后东晋的谢敷在其亦谓“于...。级别者,忘之又忘之,以至于无欲也。无为故,无形而不因。无欲故,无事而不适。(大正55,页43)  道安之注解安般与康僧会所注最大的不同在于不详述数、随、止、观、还、净等六阶的内容及初、二、三、四禅四...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34964727.html
  • 熊十力《新唯识论》与佛教义理融摄的问题探讨

    125期,1985。  42、杨祖汉着,〈熊十力先生事略〉,《鹅湖》月刊,125期,1985。  43、杨祖汉着,〈“体用不二”与体证的方法〉,《鹅湖》月刊,228期,1993。  44、廖锺庆着,〈...文化出版,1978。  20、张曼涛主编,《唯识思想论集》(一)、(二)、(三),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5、 26、43册,台北:大乘文化 出版,1978。  21、张曼涛主编,《唯识典籍研究》(一)、...

    裴春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3871139.html
  • 龙树菩萨所述的极乐净土义

    佛”,“其土甚严饰,殊彼诸天宫,功德甚深厚”(T26.43)等等,大抵是依《无量寿经》而说。   又,前引《大智度论》卷九十二说:“有佛国土,一切树木常出诸法实相音声,所谓无生无灭、无起无作等。众生...,并于其中,特别介绍了阿弥陀佛及其世界:“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T26.43a)并以偈颂称赞,详述其依正功德庄严。   从《十...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1243879035.html
  • 台湾学术界对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之研究

    应该妥协吗?坏的社会和坏的文化要素我们应该容忍吗?当一个教派为了维护他们自己的信仰和私利,甚至用焚书、密告来对待异己,我们不应该反省吗?”(杨惠南A,42-43页)他认为这种不满是造成他撰写《台湾佛教的...43页)经过三期的流变,以“人间佛教”为特色的佛身观,逐渐起了本质上的改变。这一改变,即是平实、朴素之佛身的(天)神化。而引生其变质的触媒,则是重视天神祭祀的婆罗门教。纯正的佛法,在流变当中,大量引进...

    默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2339602.html
  • 佛驮跋陀罗被摈缘由考

    僧睿从罗什受禅法,402年正月罗什并为之抄集《众家禅要》三卷,据僧睿说初43偈是鸠摩罗罗陀法师造,后20偈是马鸣所造。此《众家禅要》就是《坐禅三昧经》。罗什是十二月二十至长安的,僧睿是十二月二十六日从...耶舍至长安后,罗什虚心求教“共相徵决,辞理方定”。[43]总算在佛陀耶舍的帮助下解析了疑难,翻译了《十住经》。从《十住经》的翻译经过来看,罗什的确知识面要比觉贤狭窄一些,兼于他对华严的陌生,那么与觉贤的...

    存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1841382.html
  • 论宋代中央和地方僧官体系及其特征

    组织机构等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宋代州、县分别设有一级地方僧职机构,主管本州、本县的佛教事务。余靖曾说:“凡僧之董领教门者,国曰统,曰录;郡曰正,县曰首。”(43)一般情况下,宋代州一级僧司设有僧正...(8)(13)《佛祖统纪》卷48、卷43。  (9)《宋高僧传》卷7《大宋东京天清寺傅章传》。  (12)(30)(31)(50)(52)、(20)、(23)(24)(27)、(28)(33)(36)...

    游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3642227.html
  • 佛教本体论译经中所使用的“非”与“无”

    不妨将之与“白马非马也” [注42] 对照。这意味著至少在理论上,可能有一个替代译法。以此例而言,就是“我”。“非我”与“非身”否定(会成为)“我”的实体 [注43] 。采用“身”这个字表示这个“我”被... [注11]参见陈观胜(1973:43-44)。陈观胜(1973:49):“若我们检视汉朝译文,会遇到一种奇特的情况。…它们大都是关于道家专注恶意念与呼吸吐纳之修练法。…决定这种抉择的是中国的信众,...

    巴特戴森 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347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