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283篇,用时3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四谛顿、渐现观之初探

    是“一切相不念(作意),而修成的三昧”。[34] 作意(manasikara),或译思惟、念、忆念。究竟的无相,如《杂阿含经》卷45(大正2?331b)说:  修习于无相,灭除憍慢使,得慢无间等(此非...

    释开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41468036.html
  • 佛境菩萨行:欧阳渐晚年的教法思想体系

    彻上彻下融于一贯,则渐意旨也。[34]   这四段,在《释教》中被分别称作《俱舍》文字科,《瑜伽》文字科,唯智文字科,以及《涅槃》文字科。《释教》并把佛学四科同菩萨行道相智中的三智联系起来:  从十二部出...佛学论著选集》第二卷,第 606页。  [32]吕澂《内院佛学五科讲习纲要讲记》,《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二,第 606页。  [33] 欧阳渐《内学杂著下·与李正刚书》,第15页。  [34] 欧阳渐《...

    程恭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0968048.html
  • 晚明“狂禅”考

    龙蛇,传至颜山农、何心隐一派,遂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矣。”[2](卷三二)即如现代学者贺麟在评价冯友兰时所说,讲程朱而不能发展到陆王,必失之支离;讲陆王而不以程朱为约束,那么必失之狂禅[15](p.34)...

    赵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42968345.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五)

    同上,页1~2。  7.《大正藏》第34册,页957c。  8.《佛地经论》卷五(大正26.315b):“世间诸法有八种: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得可意事,名利...

    慧沼大师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268457.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七)

    天台智顗大师于《维摩经略疏》卷一指出,别教初地入实报无障碍世界时,有七种净34;前五门为体满,有体相用,第六门为因圆,第七门为果满。又,此七种净系明果报土无障碍之相。此外,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三举当...大正藏》第12册,页1041a。  12.《大正藏》第1册,页14b。  13.《大正藏》第9册,页25b。  14.《大正藏》第32册,页578c。  15.《大正藏》第34册,页841a。  ...

    慧沼大师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468460.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八)

    ˋ一种捕捉鸟兽的工具。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八.鞞婆沙阿毗昙论》:“如弶,今畋猎家施弶以取鸟兽者,其形似弓也。”  27.《大正藏》第29册,页19c。  28.《大正藏》第31册,页34b。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568461.html
  • 略谈僧肇法师《不真空论》思想

    累其神明者也。33  故经云:色之性空非色败空,以明夫圣人之于物也,即万物之自虚,岂待宰割以求通哉?34  是以圣人乘千化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者,以其即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也,故经云:甚奇世尊,...31 《大正藏》册四五,页一五二上。  32 《大正藏》册四五,页一五二中。  33 《大正藏》册四五,页一五二上。  34 《大正藏》册四五,页一五二中。  35 《大正藏》册四五,页一五三上。  ...

    善 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0168499.html
  • 现象学的构成观与中国古代思想

    观念1》,第86节(176页)。 [ix]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第34页。 [x]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第16页。 [xi] 胡塞尔:《观念1》,第64页。 [xii...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4968546.html
  • 寒山诗里的马祖与石头

    报修道者, 进求虚劳神。  人有精灵物, 无字复无文。  呼时历历应,34 隐处不居存。  叮咛善保护, 另勿有点痕。  相关的禅宗思想史料:   (1)初祖菩提达磨大师 《五灯会元》卷一 ...相逢不相遇”之例。  34 《寒山诗注》第471页:注释〔五〕引《景德传灯录》卷三○傅大士《心王铭》:“观之无形,呼之有声。”  35 转引自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上),第156页。  36 ...

    小川隆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1068565.html
  • 印顺导师“人间佛教思想”之实践——以妙心寺为例(上)

    若依以前所听的法行事,会有绑手绑脚的感觉,甚至有些事是根本做不到的。34   唐德贤也表示:   师父宣扬的人间佛教,非常生活化,让我们受益良多。……我觉得人间佛教思想...

    释传道、伍丽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3268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