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997篇,用时4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葛婉章:笔绘唐卡的保存传统与发展(1)

    上点灯及陈设各种供物)  26﹒舍利塔或八佛塔  27﹒密宗题材壁画  回廊院(六道及高僧祖师等世间壁画)  28﹒四派祖师壁画及十六罗汉29.六道轮回壁画  30﹒妙音天女﹑财神像壁画  31﹒四...

    葛婉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574044.html
  • 藏文 《声明要领二卷》

    -pa bcu-drug-du phye-ba la-songs-pa.hi ming)、(26)十六心剎那(sems-kyi skad-cig bcu-drug)、(27)能知未知等三根名 目 (...don-dam-pahi bden-pa)、(30)授记品类名目(lung-du bstan-pa.hi rnam-grangs-kyi ming) 、(31)三相(mtshan-nyid gsum)...

    胡进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774048.html
  • 廖明活: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1)

    成佛的过程,法相宗也有析论。由于《华严宗.十地品》谓菩萨修行至第十地, 「多作摩酰首罗天王」,进而证得无上觉悟;[26] 而「摩酰首罗天」即大自在天,其天官位处居于色界顶端的净居天之上;因此法相宗认为...》记:  有义色界亦有声闻回趣大乘,愿留身者。既与教理俱不相违,是故声闻第八无漏色界心后,亦得现前。然五净居无回趣者,经不说彼发大心故。[30]  第二种说法也同意成佛必然发生在色界的大自在天宫,却...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374056.html
  • 敦煌石室《心经》音写抄本校释序说

    这件抄本尤其具有其重要性,因为它是五件之中唯一使用了间隔符“.”来切分语段或音段(segment)的本子;[26] 而斯3178号则是一个在正文部分里仅录下其开头约二百余字左右的残本。  其次,再从...与慧琳等人评之为讹误或错略。[30] 《心经》夹注抄本里以「二合」的用语来提示梵语辅音串的音读,而以「引」来张扬梵语长元音的音程,乃至以「半」来表显梵语辅音收尾的闭音节等等,诸如此类的设计可以说正是此...

    万金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974062.html
  • 天台化法四教“三藏教”之研究──以《教观纲宗》为架构(1)

    子自以聪明利根,于《婆沙》中明三藏义,不读衍经,非大菩萨。’”[26]所以,三藏教被判为小乘受《法华经》、《大智度论》龙树论主对声闻法的说法所影响。  二、三藏教的经证  在其它经论中谈到“三藏教”为...语言分为两种:三藏是声闻法,摩诃衍是大乘法。”[30]  4、《法华经.安乐行品》第二安乐行偈曰:“若有菩萨于后恶世无怖畏心,欲说是经,应入行处……亦不亲近增上慢人,贪著小乘三藏学者。”[31]  5...

    正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5874441.html
  • 惠洪文字禅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汉、宋学者给“文献”作注疏时,都把“文”解释为典籍,把“献”解释为贤人。[26]也就是说,“文”指书本记载,“献”指耆旧言论...”即唱衣钵,从余求序,其所以命工刻之。[30]语录作为一种记录前代禅师语言的“典刑”,为后人提供了回忆和领悟禅宗纲要传统的可资凭借的文献形式,从而使之避免“钩章棘句”、“枝词蔓说”、“懒惰自放”之类的...

    周裕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3474540.html
  • 廖肇亨:药地愚者大师之诗学源流及旨要论考(1)

    诗学发生影响的对象却多属父执一辈[26],如黄道周(1585-1646)[27]、倪元璐(1593-1644)[28]、杨廷麟(?-1646)[29]、叶廷秀(?-1651)[30]等人,从「诸人先生...

    廖肇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4274727.html
  • 从朱熹鬼神观谈三教辨正问题的儒学理论建构

    人子孙常常祭祀,也是要去聚得他。[26]   以上诸文都让我们明确理解朱熹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极为彻底的,祖先祭祀并不表示祖先以永恒存在的人鬼身分继续存活,而是在子孙的需求中暂时抟聚感格一下而已,...   问天神地示之义。曰:“注疏谓天气常伸,谓之神;地道常默以示人,谓之示。”。[30]   地只者,周礼作“示”字,只是示见著见之义。[31]   地之神,只是万物发生,山川出云之类。振。[...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574839.html
  • 法藏 《大乘起信论义记》及元晓与见登的相关述记

    “三细 (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与 ?楞伽? 之“三转识”二者之会通, 法藏说: “瑜伽云赖耶识起必二识相应故。……?楞伽? 中亦同此说,故彼经云,……何等为三,谓真识、见识、分别事识”[26]...是异熟识摄”。[30] “业相、转相、现相”标示了“能所未分”到“主体能动性和意向性之出现”再到主客二分的“表象的开始”的存有力动和其间的知识主体的辩证开展的三个环节的过程。   ?大乘起信论?、...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974845.html
  • 《中观精要》意趣蠡测——佛学大师更敦群培精神境界发凡

    甚深法,依於经教及正理。”[[26]]故中观学与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其在意趣上并不相一致。中观之破系基于佛陀的教法,系有感于对佛法真义发微的意趣。所以,中观的真义是中道的正观,是佛法的精髓。...其实,人们如再次使用自己的“妄识”辨析这种“主宰”感和“自负”心的源泉,即可发现,当我们说到由认识世界到文明的进步等概念时,实际上是指人类对于社会、自然及自身的因果迁流的法则和具体诸法缘生[[30]]...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75274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