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674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吉藏与大乘《涅槃经》

    “三乘”因果,这是枝末法轮。如是四十余年,佛陀不断陶炼大众之心;到最后,他才讲授《法华经》,表明第二阶段所说的三乘因果的意义,在于导人归向第一阶段所开示的一乘因果,这是摄末归本法轮。[31]而吉藏在...68. 关于“佛性”和“如来藏”这两观念的密切关系,参阅水谷幸正:〈如来藏?佛性〉,《佛教大学学报》第31号(1956年),页38─59;屈大成,前引书,页148─149。  69. 《胜鬘经宝窟》卷下,...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452374.html
  • 欧阳竟无先生的生平、事业及其佛教思想的特质(1)

    ,遇其像,予亦不经意。伯华忽委身扑地,如泰山崩,予慢性之盘结于衷而不可解者不觉受其摧动,随彼身而降,清凉冰释贴然而拜,自此数十年待人接物不敢庞然自大也。[31]  此次访问云照律师,欧阳受到伯华极大的...

    程恭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652376.html
  • 有关阿赖耶识语义的变迁

    attachment (aalaya) to the kaamadhaatu (etc.) are kaamadhaatu-pratisa.myukta)。[31]  从文字表面看来,似乎有欲界系之法为...

    陈一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752378.html
  • 智藏与寂护的二谛思想以及对唯识思想的收摄之比较

    颂寿记念.佛教?历史?思想》东京:大藏出版社,1985,页  页31  95-104。  (18)森山清彻,<后期中观派?唯心说?二谛说>,《佛教大学研究记要》,第75卷,佛教大学出版,平成3年,页...同注四,页19、97;同注十五,<瑜伽行>,页256、264、268、279,此见一乡正道之见解。  页45  伽行自续派的先驱。[31]  五、智藏的二谛思想之基本内容  我们分四小节介绍智藏的二谛...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852379.html
  • 综贯一切佛法而向于佛道──从《复归佛陀的教导(一)》谈起

    追求出世间的寂灭解脱,前者如四圣谛中的苦、集二谛,说明世间的生死现象,后者如四圣谛中的灭、道二谛,标示出世间的涅槃解脱。而“慧解脱者”只要了知缘起的流转得“法住智”,并证知缘起的还灭而得“涅槃智”[31...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3452547.html
  • 张卫平-------《走进白人岩》

      张卫平-------《走进白人岩》(2)  二、宗师风范  大师于31岁时随师父南下中原弘法。  45岁时再次南下,得遇庐山后从此再没有回过白仁岩。  史书记载,大师登上庐山后影不出山,迹不入市...

    张卫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3352687.html
  • 介绍大乘佛教

    此大乘非佛说之声似愈喧腾,当时之大乘教徒中,有针对此说试加辩解者。如无著《大乘庄严经论》卷一云(大正31·591a)︰‘有人疑此大乘非佛所说,云何有此功德可得?我今决彼疑网,成立大乘真是佛说。’并设不记、同行、不行、成就、体、非体、能治、文异等八因;《显扬圣教论》卷二十亦为相同的目的,立有十因;护法等亦于《成唯识论》卷三云(大正31·14c)︰‘又,圣慈氏以七种因,证大乘经真是佛说。’   我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5452736.html
  • 历尽沧桑话寺院

    ,以巩固新朝政权。也由于寺院本身占有大 量土地和憎侣,享有免赋役等特权,一部分中小地 主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开始反对佛教,太史令佛奕就 31 是以此理由请求裁减天下僧尼。李渊于武德八年 (625)继北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61952772.html
  • 法源寺贞石录(2)

    重修崇福寺碑”,篆书。  碑阴:刻助缘修建人官阶姓名七列。碑石泐甚,己多不可辨。  额题“万古流芳”,正书。  在大雄殿前。  己见著录:平目31上,庙宇目74,首都93,沿革、正风12/79。  [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65652859.html
  • 人间佛教与现代伦理

    ;即是仁、义、礼、智、信:不残杀即仁爱,不偷盗即义利,不邪淫即礼,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即是信,意识上的不贪、不占、不痴即智。[注31]这是将传统佛教伦理中的克己自持的坚忍的“不&...哲社版),一九九九年三月。   [注30] 太虚,〈佛教人乘正法论〉,《太虚大师全书》第五册,第一三四页。   [注31] 同 [注30] ,第一六四页。   [注32] 太虚,〈人生的佛教〉,《...

    吴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1952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