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674篇,用时3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傅大士禅法的师授和嗣承

    。《三教搜神大全》卷二谓大士所遇为“天竺三僧嵩头陀”31,误衍“三”字。  离开傅翕后,嵩头陀行至莱山,建莱山寺。《[崇祯]义乌县志》卷十七〈仙释〉、《[康熙]金华府志》卷二二〈仙释〉称该寺(崇祯志作...往兜率天、从弥勒受菩萨戒的西域比丘达摩。  28) 册50,页61235中。  29) 《刘禹锡集》卷四〈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  30) 见注5。  31) 《藏外道书》,册31,页760上。  ...

    张勇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2656995.html
  • 《楞严经》之念佛方法论及其理论意义

    言父。 ”[31]  如此则吾人可知,就存有论而言之,是自他不二,生佛众生三无差异;但就实践之功夫论上来说,实则需要生感佛应之自他二力之交互作用才能有所成就。因为就实践工夫欲能有所成就来看,念佛法门虽...

    般若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5057020.html
  • 弥陀净土法门

    法门的“正行”,其他礼拜,供养乃至余善等,皆属“助行”或“杂行”而已,皆非正行[31] 。此外,称念佛名固然以“往生极乐”为最大的目的,但称名念佛尚有灭罪去障的功能,这尤其也是持名念佛法门的重要修行利益...本愿念佛”之行,下第五章中当再说明。  [31]见第五章注92所引之文。  [32]《大正》卷12页346上。  [33]《大正》卷37页364下~365上。  [34]关于藕祖在引文中提到,何以念佛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2957062.html
  • 建兴佛教从完备的沙弥教育做起

    生在恶道,以福事成,故受胜处。”31可知,只是徒然地持戒、修福,而不知在定、慧上进一步地陶炼,终将落入人天凡福而不自知。如此骄枉过正,求升反堕,岂不冤枉?上来九项沙弥教育之具体目标,今说竟。就像世间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3057063.html
  • 论天台宗的判教

    .31)。  次为缘觉,说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自无而有谓之生,自有而无谓之灭。十二因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4057073.html
  • 菩提达摩二入四行 大乘壁观禅法(上)

    mdash;p33a)   9、“行于一切处而亦无所行者,后得智于善不善等中差别智生。若无分别智即无所行。”(《大正藏》31,p317a—b)    10、&ldquo...

    杨笑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83957191.html
  • 宋濂与佛教

    佐太祖平定天下,又能在宦海中保全“本我”、“自我”而不迷航!儒佛二家在导人为善方面,是一致的,“天生东鲁、天竺二圣人,化道蒸民,虽设教不同,其使人趋于善道则一而已。”(注31)孔丘、释迦二圣都应加以...

    龚显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0557218.html
  • 如来禅与祖师禅

    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31。这种顿修、顿现的说法显然已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也就是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教。同时,慧能虽也讲“法以心传...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1057225.html
  • 北京文物地点总汇--西城

    ·一八"烈士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化寺   鸦儿胡同31号。元创建。明万历、清咸丰年间重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原建格局保存完整。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萧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1857235.html
  • 止于至善:朱熹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

    ”又云:“孝莫大于尊亲,其次能养。直是到这里,方唤做极是处,方唤做至善处。”(《语类》,卷17第31条,叶贺孙录) 可见,“至善”在朱子的思想体系中不能当作一般意义上的“善”字来看待,大学之所以为“大...闲思录》,第30-31页。 XXXVII 冯友兰先生早就甚有见地地指出:“朱子所说格物,实为修养方法,其目的在于明吾心之全体大用,即陆王一派之道学家批评朱子此说,亦视之为一修养方法而批评之。若以此为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2557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