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48篇,用时3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菩薩瑜伽行四百論注.第七品斷貪愛的方法》初探

    。《俱舍》 (大29, 51b10f)「由取為緣,積集種種,招後有業,說明為有。」《順正理論》(大29, 141b10f)「由愛力,取增盛時,種種馳求善不善境;為得彼故,積集眾多能招後有淨不淨業。」《...

    釋見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145583.html
  • 大乘二十二问(2)

    (注139) 原卷遗漏“菩萨 ”二字,又用“共”来代替之。 (注140) 原卷误将“妄”作“要”。 (注141) 参看一三七。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745592.html
  • 明末禅宗在浙东兴盛之缘由探讨(1)

    明末禅宗在浙东兴盛之缘由探讨孙中曾国际佛学研究第二期(1992.12出版)灵鹫山出版社出版页141-176 -------------------------------------------------------------------------------- 前言 手持如意,巍巍独坐,普为群生,全提这个,时人不识,当 ...

    孙中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0945618.html
  • 正性离生”概论

    读异部宗轮述记》现代佛学大系53,弥勒出版社民73年2月  蔡耀明《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七卷.第一期年刊,<由三乘施设论菩萨正性离生>P109~141  释海实──《成实论》“法位”之初探一文1998  ---...

    释成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945646.html
  • 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2)

    ,即使传说为可靠。他的牵连是涉及阿罗汉证果的解述。此种解说可能造成合和僧团团员们强烈分裂的局势。其结果为两次主要分裂及毕竟促成十八部或二十五部的成立(注141)。拉摩提Lamotte教授对此事的意见:...论略纂,大正卷四三,1页。  (注140) 大正卷四九,15~20页。  (注141) A˙K˙Warder,Indian Buddhism,P.289,Delhi:Motilal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445671.html
  • 观音之匾联探索

    141页  中的观音菩萨被置于中国成为一个王朝之公主(《汝州志》将妙庄王作楚庄王,又谓大悲菩萨为其父王所封,使观音成为中国历史当中的人物),又以道教的立场化观音为道教神祇,由玉帝分封,并以“一人成道,...

    林明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2345783.html
  • 再論《妙法蓮華經》之「十如是」譯文

    實相。」(《大正藏》冊26,頁4下)[13]見《大正藏》冊26,頁4下。[14]《法華經論》的釋文中亦明言有此五種法,見《大正藏》冊26,頁6上~中。 頁141複舉「何等、云何、何似、何相、何體」一次,...

    黃國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245803.html
  • 北凉佛教与北魏太武帝发展佛教意识形态的历程(2)

    蒙逊及昙无谶都觉得非常为难。义和3年(433)3月,昙无谶以寻《涅槃经》后分为借口要求西行,“蒙逊忿其欲去,乃密图害谶,”于是遣刺客在路上将昙无谶杀死,其时昙无谶才四十九岁。[141] 蒙逊将昙无谶...141] 同上注,页336下。[142] 《资治通鉴》,《宋纪》4,页819中说:“蒙逊留不遣,乃杀之。魏主由是怒凉。”[143] 同上注;并《十六国春秋辑补》卷96,《北凉录.沮渠蒙逊》,页669。[...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445806.html
  • 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1)

    论语”述而) 此文系假言判断,是从内容推出来的,若仅就表现形式上说,也未尝不可以解释为推论。此种例子很多,日本中村141页元教授在他的大著“中国人之思惟方法”里,已作了许多详细的剖述。...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745834.html
  • 从儒佛交涉的角度看严羽《沧浪诗话》的诗学观念

    注23,页139、140、141。  27. 同上,页206、210。  页261 从儒佛交涉的角度看严羽《沧浪诗话》的诗学观念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五期(2000.07)  挂在嘴上。唐末诗人如戴叔伦...

    萧丽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145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