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生亦以《近代中国佛学研究方法及其批判》和《作为思想史的禅学写作》两文分别反省了中国近代以来的佛学研究,尤其是禅学研究,提倡以思想史的方法研究佛学。[iv]虽然研究方法的反省并不能取代真正的问题研究,但...但该书不是对当代佛学研究方法的反省,而是内学院研究方法的阐明,且重在研究文献的开列和简介,故此略过不论。[iii] 吴汝钧:《佛教研究方法论》(上、下册),台北:学生书局1983年版。[iv] 龚隽:...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4252302.html
-
品第五经≒A. IV. 77. Acintita.》“世尊告:‘诸比丘!有四事终不可思惟。云何为四?众生不可思议、世界不可思议、龙国不可思议、佛国境界不可思议。所以然者,不由此...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22253833.html
-
构的,因此禅宗哲学中所言说的功夫操作方法,当然就可以藉由大乘经典中的各个系统的知识背景中顺利说出。[[iv]] 禅宗强调心行功夫,这就是在强调本体论进路的功夫,佛教以般若为本体,故而即是般若功夫,...在本体论、宇宙论、功夫论、境界论四方架构中检证,以此四方架构所形成的解释体系来诠释个别作品,方能得其实义。 [iv] 作者以上观点的提出,亦是对于当代学界若干禅学研究的既成观点的反省,参见《禅史与...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2654808.html
-
落入研究的话就是离了题的。当然如果要对公案进行研究。也就产生了第三种禅门功夫哲学的研究进路,亦即制式性接引机制的探讨,此即临济宗的“四料简”[ii]、“四宾主”[iii]、“四照用”[iv]、曹洞宗的“...、主看主、客看客。”参见《禅宗辞典》,袁宾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一月第一版,页148。 [iv] “临济玄义禅师:示众,我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有时照用同时、有时照用不同时。”参见《...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2754809.html
-
,<涅槃无名论>附后[ [iv] ],其中<物不迁论>所论之观念与般若思维有所歧出,后文详之,重点在物不迁论未能从功夫进路掌握般若思维而以分解的知识进路视之,故而对因果业力说著力不住;<不真空论>对...学问题,参见拙著<魏晋玄学中的基本哲学问题>该文将发表于第十一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跨世纪的中国哲学:总结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政治大学哲学系,南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五日,台北。 [iv...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2954810.html
-
禅定、般若等“六度”来概括其修行的主要内容,禅定在大小乘佛教的解脱理论与修行实践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iv] “中国佛教一般将禅与定并称“禅定”,中国禅宗又以禅命宗,倡“定慧等学” ,重“...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另参见拙著<功夫境界世界观>一文,普门杂志,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号。 [iii].参见《中国禅学思想史》洪修平著,页 1,一九九四年四月初版,台北文津出版社。 [iv] 参见《中国禅学...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4654825.html
-
”而“不可为训”,III 然而,就是对朱子的《大学》学批评相当严厉的周予同先生,也承认“当微言大义之际,托经学以言哲学,自有其宋学之主观立场。”IV 因此,从哲学解释的立场来看,尽管经学史家的批评可以...,1996年第二版,第169页。 III 《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169页。 IV 《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169页。 V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修订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2557242.html
-
了圆教的规模,而完成于龙溪的四无教,亦或最终结穴于五峰的天理人欲同体异用之学中[ [iii] ]。至于中国天台佛学则以一念无明法性心即三千大千世界而成佛之说亦为佛家圆教之理想型态[ [iv] ]。依据...1985年7月。 [iv] :参见牟宗三言:“今说一念无明法性心即具三千世间之无量法即为法之存在之尽而满。此种尽而满即为法之存在之存有论的圆满教。”《圆善论》页276。 [v] :参见《圆善论》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2260009.html
-
方式说道德概念的进程,那是道德底形上学,强调“道德的形上学”是主张只由道德的进路才可以完成形上学的建构[[iv]]。总之形上学问题是一切哲学问题的终极问题,中国儒家建构的哲学体系所提出的观点是一切形...有形态。(牟宗三《“四因说”演讲录》,鹅湖出版社,1997年9月再版,页73。) [iv]:参见其言:“道德的形上学(moral metaphysics)是以形上学作主,道德的形上学就是通过道德的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5060041.html
-
作>,喋喋不休。旁人听之颇成伦次,录而藏之,私相传习,皆梦事也。……….”【 [iv] 】 禅法只管修行,功夫只在当下心念,一但化为义理则又条缕万千,尽管条缕万千却又非关佛事,只为留下文字般若,故而...。 [iii] :永觉元贤言:“昔余居荷山,因诸儒有所问辩,乃会通儒释,而作寱言,梓行已二十载。”参见前书《续寱言》<自序>。 [iv] :参见《续藏经》《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卷二十九,以下引文皆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260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