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志社.77年7月25日(P.83~P.118) (9) 黄俊威著<自我、无我与补特伽罗>《谛观》第58期,台北.谛观杂志社.78年7月25日(P119~136)。 (10)霍韬晦著<原始佛教无我...《佛法概论》p.55。 [6] 十一项的内容,可参考: a、《分别论》〈第一品?蕴分别〉(南传49?一)。 b、《清净道论》(下册)p.58。 [7] 相当的经典,如: a、《南传》〈相应部...
释海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246092.html
-
----------------------------------- p58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 一身今已适,万物知何爱。悟法电已空,看心水无碍。 且将...“和合儒释”的理论与实践,可视作其标志。 柳宗元〈773-819〉[58]起初同韩愈一样志宏儒教,“唯以忠正信义为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59]德宗贞元九年〈793〉举进士,十二年...
张 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946118.html
-
世间相常住也” (《大正藏》 卷 34,页 58 上 )。 由此可知,智者所说的“常住 ”并非自性意义下的常住。若如〈杨文〉所言,智者 岂不又成了现象论者或唯物论者了?(注73)智者对佛性论的看法...58 上。(注83)〈杨文〉虽进一步引《观音玄义》三因佛性来作说明 (页 134-135),可说不相干的。况且智者明明说“缘 了亦常” (《大正藏》卷 34,页 58 上, 可参本文 (注 72...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2047165.html
-
灭者为大乘说,大乘灭者即正法灭”[58] 之语。象手菩萨也曾请益佛陀,对法灭的看法: 尔时象手白佛言:“世尊!若有人言,如来所说正法灭故,谁当示导?”“无说导,故名正法灭;正法灭故,名如来灭;如是亦...mdo,分别收录于T15. No.585、No.586、No.587及《西藏大藏经.台北版》No.807,以下简称为护本、什本、支本及藏本。 [8] 此喻以什本来看,长行出自T15.58a3~58a...
陈景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447475.html
-
------------------------------------ 2. 星洲世界书局出版,新加坡,1979。 3. 《西游记》第六回页55、页58和第八回页81。 4. 《西游记》第...琰于五世纪中“两感金像之异,因此作记,撰集像事,凡十卷,谓之冥祥,自序其事甚悉(见《法苑珠林》卷17)”(页58)。仕邦检读《珠林》卷17〈敬佛篇〉中的〈观音验〉,发现符合鲁迅先生所述的仅有页411上...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3552290.html
-
,那罗陀!除信……我知于此,我见于此,‘此有灭即涅槃。’] 【58】 [然则,尊者那罗陀是阿罗汉,是漏尽者。] 【59】 [友!‘有灭即涅槃’,我依正慧,如实善见。然则我尚非阿罗汉、漏...乃至异忍(*见审谛忍),得自觉知见生,所谓有灭则寂灭、涅槃。” 【58】 时尊者那罗问尊者殊胜言:“有异信乃至异忍,得自觉知见生,所谓有灭则寂灭、涅槃者,汝今便是漏尽阿罗汉耶?” 【59】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12656274.html
-
1985 :13-14; Sackmann,1991:297;Ott,1989:58-67 )。
图二 组织文化层级图
... 用来表达和增强组织价值及目标的重覆性活动( Robbins, 1991:58 )。 所谓仪式,系指多组精心设计的且富戏剧性 活动( Robbins,1991:58...
何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14659238.html
-
同注1,页58。 [12] 〈重兴岩〉,《南投县寺庙名录》,南投县政府民政局,1997年10月,页155-156。 [13] 〈紫竹林〉,《中国名胜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三版,页...,页172。 [18] 〈慈云寺〉,《台湾佛寺导游四》,菩提长青出版社,1993年5月,页55。 [19] 同注1,页58-59。 [20] 同注18。 [21] 〈龙山寺〉,同注13,页...
阚正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05659752.html
-
第一期,P19-35。 63. 郑伯埙(1993),‘组织价值观与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的关系:不同加权模式与差距模式之比较’,中华心理学刊,民国八十二年第三十五卷,第一期,P43-58。 64. 廖国锋、范淼、许世卿(2001),‘组织结构特性对组织公正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影响之研究’,中华管理学报第二卷,第一期,第43-58页。 65. 刘鑫(2002),‘组织变革下员工...
林佳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4060261.html
-
玉泉寺及重修十住寺,以报地恩,并于玉泉寺讲《法华玄义》、《摩诃止观》等。 开皇十五年(595、58岁)正月二十日年,复受晋王请,再至扬州,讲《维摩经》,并著《净名玄义》十卷,而于翌年秋,归天台山。...晚年时代(58—60岁),即隋开皇十五年(595)——隋开皇十七年(597):再到扬州,因普王恳请讲《维摩经》并撰著《净名疏》。再次回归天台,并于新昌石城寺寂灭。 (二)著 述 作为天台大师著作...
可 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54160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