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更多”(79)作为师家职责,系借用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成句,表示禅者说法,旨在涤除遮蔽自性的妄念,使圆莹如月的自性熠熠发光;写自性超越特性的,有文准的“庐山瀑布水,不知得...五灯会元》卷 17 《双岭化》。
(27)《五灯会元》卷 17 《黄庭坚》。
(28)(79)《续古尊宿语录》卷 1 《守卓》。
(29)(44)《黄龙录续补》。
(30...
吴言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1650905.html
-
试评吉藏的二谛论 刘嘉诚 法光学坛 第四期 页79-103 -------------------------------------------------------------------------------- 页79 摘要: 二谛是嘉祥吉藏大师的重要学说之一,吉藏自承其二谛论系本于龙树《中论》的二谛思想,并提出“教二谛”的理论以凸显三论宗所弘传的不同于他宗之二谛论特色...
刘嘉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2251679.html
-
而竺法护应除外。因为,除了主张第一 说者所立证的几点之外,这二人曾被道安评斥为“断凿之巧 者”的缘故(竺叔兰与无罗叉共译般若经,经文出竺叔兰之 手)。 79 页 可是,若将僧祐、慧皎二人的“...传’卷四、竺法雅传(大正五○˙三四七 ˙上)。 (注 77)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注 78) ‘颜氏家训’卷五、归心篇。 (注 79) 如‘汉书’艺文志、六艺略的末文说:“六艺之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2052280.html
-
就是佛性等:“…中道第一义谛,亦名一实谛也,亦名虚空、佛性、法界、如如、如来藏也。”[79]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智顗的中道即是佛性。[80]不谈佛性的是藏、通二教;谈佛性,郤谈得不够圆融的,则是别教。...看出来:“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引见《大正藏》卷46,页1,下) 79 引见《大正藏》卷46,页727,下。 80 智顗视中道为佛性,应该是受到《涅槃经》的影响。南本《大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852381.html
-
重修崇福寺碑”,篆书。 碑阴:刻助缘修建人官阶姓名七列。碑石泐甚,己多不可辨。 额题“万古流芳”,正书。 在大雄殿前。 己见著录:平目31上,庙宇目74,首都93,沿革、正风12/79。 [录... 翁方纲摹,支云从镌。 石嵌悯忠台西壁。 己见著录:平目79上,庙宇75,首都94,沿革,正风12/83. [录文]法源八咏之一、二 海棠 秀水钱载 花即扉频叩,春曾句几传。佛香深与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65652859.html
-
的评较考察〉,《中华佛学学报》第六期(一九九三年七月),页八八│八九。 78[78]李元松,〈佛教现代禅十项坚持〉,《现代禅杂志》第二十七期(一九九二年三月一日)。 79[79]可参阅拙著,〈台湾...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3153229.html
-
•普济《五灯会元》卷15《散圣》。
〔78〕杜松柏《禅学与唐宋诗学》第254页。
〔79〕南宋•普济《五灯会元》卷15《化城鉴》。
〔80〕南宋•普济《...rdquo;。〔78〕这首诗的精髓,是“但自无事,自然安乐,任运天真,随缘自在”。〔79〕云门宗对随缘生活尤为看重:“枕石漱流,任运天真”。〔80〕云门...
吴言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63253512.html
-
、(隋)摩诃衍提婆75 第五节 般舟行法的成熟期-唐代77 一、(唐)道绰禅师77 二、(唐)道宣律师79 三、(唐)善导大师80 四、(唐)慧日法师87 五、(唐)承远法师90 六、(...摩诃衍提婆般舟行76 表2-15 隋代般舟行法的行者76 表2-16 道绰《安乐集》的思想与三阶教思想比较78 表2-17 道宣的般舟三昧79 表2-18 善导的五部九卷81 表2-19 善导...
陈汉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75454696.html
-
,逐层递减。十三层的椽出、飞出亦为常数,分别为79、22厘米。故塔体轮廓给人以刚健之感。每层每面的塔身正中悬挂直径25厘米的铜镜一枚。每层的每椽每梁均悬挂风铎。清风吹来,铃声悦耳。久而熟之,凭铃声竟能...元代元统三年(1335),少年出家,后来长期住持觉山寺。他禅业精进,弟子广大,在僧俗界深受崇敬。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大师圆寂,俗寿79岁。弟子们存其须发,将其身骨火化后得舍利。永乐...
里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91155892.html
-
《大智度论》卷79所说: 复次,有菩萨未得无生法忍,未入菩萨位,行般若波罗蜜力故,常思惟筹量,求诸法实相,能信解、忍,通一切法无生相空,虚诳、不坚固。有如是等相诸菩萨摩诃萨,佛称名赞叹。虚诳不实、不...79的“非凡非圣”说相近,因为若从未见诸法实相或得无生法忍来说,其确实还是归属于凡夫的阶位,只是凡夫所摄或圣者所摄而已。 另外,从《大智度论》中有关“顶位”的地方看来,此类“非凡非圣”的菩萨,也许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12656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