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802篇,用时10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杂 因 诵(1)

    善修,善入。”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论会编》(中)p.34 ~ p.35  “因缘法”与“缘生法”,究竟是同是异?其实乃牵涉到“定义”的问题!  而在此经中,也不算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1362172.html
  • 普门化红颜──中国观音变女神之探究

     《印度石雕与南北朝隋唐石雕之关系》陈清香,国立历史博物馆馆刊,1997年9月  《六朝志怪中的女性阴神崇拜之正当化策略初探》刘苑如,(《思与言》第35卷第2期),1997年6月  《《太上玄灵北斗本...

    王俪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3262193.html
  • 文殊类经典所蕴涵不二中道之义理及其实践

    思考 30  (二) 佛教经典出现文殊菩萨与群众对话之例示 31  (三) 经典对不同类型生命体的关怀 34  第三节 佛教经典中与文殊菩萨相关之典籍 35  (一) 过去分类及整理 36  (二) ...

    陈渝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3562195.html
  • 观音汉译名称的历史演变与争论

    中比较孤立,加之至今还没有发现与本经对应的梵文本子,所以,这里是否就是指后来的观音菩萨还不能绝对肯定[35]。但到了西晋时代,竺法护译的《佛说普曜经》中便第一次出现了“观音”的名称。经文中列举各种法门...唐世贵:《观世音》,巴蜀书社,2002年1月,第2页。  [35]《成具光明定意经》,《大正藏》第15册,第451页下。  [36]《佛说普曜经》卷一,《大正藏》第3册,第487页上。  [37] [...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4162200.html
  • 综贯一切佛法而向于佛道

    解脱的所依,法住智与涅槃智相对,慧解脱又与俱解脱相对,因此顺理可推“涅槃智”是“俱解脱”所证的智慧;在此脉络下,慧解脱者依法住智得解脱(但不得涅槃智[35]),而俱解脱者非但有法住智,亦有涅槃智。因此...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54962284.html
  • 信仰与土地——建立缘起性空的佛教深层生态学

    当中。例如,《小品般若经》卷5 即说:“五阴如即是世间如,五阴如即是一切法如。”35同经卷6 又说:“如来如即是一切法如,一切法如即是如来如。”36而《...的出现,请参见: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10章。   35 引见《大正藏》卷8,页558b。   36 引见《大正藏》卷8,页562b。   37 引见《大正藏》卷8,页399c。 ...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61562313.html
  • 大足石刻杨次公证道牧牛颂析论

    苑》第 3 卷所录〈宋杨次公证道牧牛颂〉[35] ,皆仅载录第一首牧牛颂的原文,因此从清人文献无法得知其时各颂原文是否尚可辨识。1984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大足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共同考察大足石窟后,....史彰,〈重开宝顶碑记〉,收录于《大足县志》,页52。  [34]) 清.张澍,〈后游宝顶山记〉,收录于《大足县志》,页31。  [35]) 清.刘喜海,《金石苑》,第4册,收录于严耕望编,《...

    蔡榮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65662349.html
  • 长老偈·长老尼偈故事(2)

    罗汉。  偈陀35   欲证得涅槃,必修八正道。  循道勤修持,亦可得禅悦。  圣者名声大,随者自不绝。  三十六 古玛子长老偈  小传:名Kumaputta,母名kuma,故得是名。本为阿般提国...

    释果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74662391.html
  • 浅探华严宗三祖法藏之生平及著作文献

    实叉难陀三藏共同翻译《大乘入楞严经》。35(注27)       (三) 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七0二),又于西京清禅寺与实叉难陀共 译《文殊师利授记经》。法藏又为礼部荥阳郑公作《般若略疏》36(注28) ...《大唐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大正藏》第五0册,页二八0中。       注35 43 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三下。       注36 44 续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83262440.html
  • 《中论》与《中庸》——“中”之思想的比较

    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35]  中庸之道本来就于人不远,随时显现在我们行住坐卧、吃喝拉撒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果人舍此日常而别求,那么就难以找到真正的大道。这就如同执柯伐柯,...[35]《中庸》第13章。  [36]《中庸》第2章。  [37]《中庸》第16章。  [38]《中庸》第12章。  [39]《中庸》第22章。  [40]《中论·观四谛品》,《大正藏》30,336b...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0362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