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802篇,用时4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佛教文学(1)

    心中平静,一切烦恼不再从心头生起,证成佛道。此时王子已35岁,从此以后王子被人们称为“佛陀”,意思是“觉悟者”。释迦牟尼成佛以后,周游各处说法劝化他人,开始了他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佛陀传教的方式多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43865227.html
  • 中国宗教法总述(上)

    神地位的表现。至于  人格化的自然神,其对于殷人的重要性本就不及天神化的的祖先。[35]可见,祖先神信仰仍是殷人宗教的核心。殷代祭祀的方式主要有五种:乡、翌、祭、 、 .乡是伐鼓而祭,翌是舞羽而祭,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45665250.html
  • 江浙佛教对斋教的冲击

    总督府打回票[34]。惟联络寺庙并无损于其与日本佛教宗派的关系。   “台湾佛教龙华会”设立之初,原欲成立二十八个支部,从1920到1923年短短的三年之间,全台已设立二十二个支部,[35]可见其成效...斋教与鸾堂》,页147。  [34] 《日本帝国主义下?台湾宗教政策》,蔡锦堂著,(日本:同成社,1994年4月15日),页30。  [35] 《台湾的斋教与鸾堂》,王见川,页152~153。  [36...

    阚正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65465377.html
  • 释戒嗔:戒嗔的白粥馆(3)

    如果想被阳光照耀,就只有站在庭院中间,如果一味地躲在角落里,佛也没有办法。  第35个 目光的所在  还是说说那位李太太的故事。  李太太和其他香客是有一些不同的,她在寺里待的时间比较长,有时候还会住上...

    释戒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73365400.html
  • 佛教成语汇编(二)

    宣布:自己已觉悟了人生的道理,成了一个觉悟者。这一年,他35岁。  “大彻大悟”,原为佛教用语,表示达到了“彻悟”的境界。作为一条成语,“大彻大悟”也用来形容:彻底觉悟了,完全明白了。(摘自《佛教成语...

    慧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0965494.html
  • 万慧法师一生的研究生活大纲

    的,他研究这些方言[35]土语[36],就是他会应用万国音标这种科学工具,所以在学和记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方便。  记得我和他谈起过,他自幼学习英文和德文,英文是学校的必修科。其间又得这位前辈专家的指导...”一字,依文义增加。  [33]原本作“柰”字,依文义改正。  [34]原本无“州”字,依文义增加。  [35]原本作“语”字,依文义改正。  [36]原本有一“的”字,今删之。  [37]原本多一“...

    重校宗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3465522.html
  • 从现象还原法试探“五重唯识观”的哲学意涵(下)

    Einstellung)[34],具依信仰态度而立。悬置或加括号是对既有成见有效或真确与否中止判断(Urteilsenthaltung)、存而不论,并拒信(Glaubensverweigerung)[35]之...nomenologischer Reduktion”(1971),勒希平中译,〈对胡赛尔现象学还原的反思〉,收于倪梁康编,《面对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0年),p.572。  [35] 芬克对“...

    刘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3565973.html
  • 从现象还原法试探“五重唯识观”的哲学意涵(上)

    探讨“止”在佛教禅修内的角色,以便支援对“观”的理解。佛教认为一般众生的日常心智都因散乱而使身心俱欠缺堪任精进之能耐,因此修“止”的目的是:在俱备基本戒行的预备下[34],依据两种原则[35]设定...无悔”(热恼追),不障生“定”。  [35] 设所缘时依的二原则是①能净治惑障,②契顺正理,因若以淫、怨或无义事为缘则反增烦恼。  [36] 有净行、善巧、净惑及周遍四种所缘,但尽管用于起“止”的对象...

    刘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3665974.html
  • 道德意识的来源论纲

      [11] 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页35。  [12] 休谟:《人性论》,同上书,下册,页523。  [13] 如果把“正义”理解为公平,“各人的东西归各人...

    倪梁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3865976.html
  • 江苏佛教界著名人士简介

    在江淮地区讲律传法数年,并建造了许多寺院和佛像,有著名弟子35名,为道岸之后独步江淮的律学大师。天宝元年(742年) ,应日本留学生荣睿、普照邀请,东渡日本,弘传律宗。但前5次未能成功,此间双目失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71365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