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86篇,用时38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唐湘山宗慧禅师〈牧牛歌〉析论

    ------------------------------  注四一:陈援庵:《释氏疑年录》,页156。  注四二:清史稿校注编纂小组编纂:《清史稿校注》,第4册,台北县,国史馆,1986,页...-------------------------------------------  注五七:见《湘山志》,页335、240。  页156  禁,然师自此衣冠不易,鬓发不剃。 (注五八)  (3)...

    蔡荣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048118.html
  • 西晋佛经词汇之并列结构

    度脱"、"以佛慧度脱"。  6、"合会"一词“汉语大词典”册 3,页 156云:(1.) 聚合;组合。“列子.汤问”:〞王谛料之,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

    竺家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148119.html
  • 由三乘施设论菩萨正性离生——以大般若经第二会为中心

    一切菩提分法——若诸佛法、若菩萨法、若独觉法、若声闻法,皆具摄故。”(大正 7, p. 156a)这与阿毗达磨论书在旨趣上有极大的差异。一般而言,阿毗达磨论书的要点在于归类诸法、界说词项、以及论议诸家学...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448125.html
  • 佛典中的“观“与“念”(2)

    此法身佛,与观想念佛及观像念佛中的佛像混为一谈,因此又接著解释道:“上述观阿弥陀佛法身,与观经所论观想,并不相同,  页156  因为观经观想的对象,多数是报身佛与应身佛,所以有形有相,上述只观...

    罗锦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548127.html
  • 释恒清著:《宝性论》的研究(2)

    ?《论》中的“注释偈”解释说:  “身及彼所转,功德及成义,示此四种法,唯如来境界。  智者信为有,及信毕竟得,以信诸功德,速证无上道。”  (注156)  偈中的信有三义:“信为有”(astitva...31,页846 下。  (注156)同上,页847 上。  (注157)《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大正藏》卷31,页664 中。  (注158)《显扬圣教论》卷一,《大正藏》卷31,页481 中。  (注...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448457.html
  • 儒理与禅法的合流

    冯济川说他作侍讲时,主上问:“卿学释氏与儒教为同?为不同?”对曰:“若论立教,则有不同;若论劝人为善,则同。”饷间下来,后省诸公问其所以对,济川曰:“若谓其同,则说不行;若谓  页156  不同,却说得行...

    林义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2348659.html
  • 李志夫著:中国禅宗理事观(1)

      p. 156  “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批评)他言“著文字”。…若有人问汝意…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将以圣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  如果,...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548792.html
  • 禅密二宗关系述论

    身成佛。   就此也可归纳为“依诸法实相身而大彻悟曰即身成佛(注:太虚:《论即身成佛》,载《密宗思想论集》,第154、156页。)”。当然太虚是从佛教判教圆义的立场上说的,但...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5948913.html
  • 禅宗审美感悟论——“见山只是山”的禅悟生发机制蠡测

    265页,〔台〕文津出版公司1999年版。又见氏著《盛唐禅宗文化与诗佛王维》第156~157页,〔台〕佛光出版社1999年版。萧丽华《禅与存有——王维辋川集析论》,见《佛学与文学——佛教文学与艺术...

    吴言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3449000.html
  • 对大足宝顶《父母恩重经变》重新研究

    重经变》,存于吐蕃时代的第238窟、晚唐第156和宋代第170、449窟中。[8] 这四铺壁画迄今未公布,无法与大足宝顶的作比较。 笔者试将宝顶《父母恩重经变》与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绢画《...

    胡文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444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