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45篇,用时3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禅宗公案之经典化的解释 —以《碧岩录》为中心

    如第一则、页140中、下。第七则,页148上,引白云守端之颂。另第一则,页140中。第十八则,页158下、159上。第三七则,页175中。第四七则,页183下。第四九则,页185上。第八三则,页209...。   --------------------------------------------------------------------------------   P.158   案之...

    邓克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2852285.html
  • 浅论华夏俗世妇女的观世音信仰──兼论这位菩萨的性别问题

    四十九回,页548、549。  5. 《西游记》第三十五回页391。  6. 《西游记》第十回页105。  7. 《西游记》第八回页76~77。  页158 浅论华夏俗世妇女的观世音信仰 ──兼论这位菩萨...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3552290.html
  • 儒佛会通方法研议

    略有不同,但大义无差。此年代不同之记载,详见蒋义斌著,《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页158。  28. 杨曾文〈南宋圭堂居士《大明录》及其三教一致思想〉,见《佛教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林义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3852294.html
  • 《阿含经》和《说无垢称经》的不二法门初探

    -------------------------------------------  8. 参阅:林文彬,〈《维摩诘经》不二法门义理初探〉,《兴大中文学报》第10期(1997年),页145-158...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3952296.html
  • 皎然意境论的内涵与意义─从唯识学的观点分析

    -以王昌龄、皎然、司空图为主〉一文也是持相同的看法,见《美学与文学》第二集,页158。  42. 《文镜秘府论校注》南卷论文意引王昌龄《诗格》,页285。  43. 根据日本学者兴膳宏的研究指出:《...

    彭雅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352372.html
  • 桑耶论诤中的“大乘和尚见”—“顿入”说的考察

    同上,页247。  17. 同上。  18. 同上。  页158  思择、周遍寻思……伺察……若见……若观,是观察慧最极明显无可抵赖。支那堪布见已谤云:此是经否不得而知,用足毁踏。因彼计一切分别皆执实相...

    黄敏浩  刘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352373.html
  • 浅析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之文学特色(1)

    恐无烦恼,此乃真正僧。”又,第158号(页73)〈尼萨跋长老偈〉云:“欲爱使人迷,我将把它弃;虔诚出家来,灭苦勤努力。对生无贪求,于死无所惧;以佛大智慧,只求涅槃期。”再如第240号(页140)〈...

    王晴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952382.html
  • 南北朝佛教流行的原因(1)

      作。彼云:“形体之外有精神,经云  158页  :一切诸法由意生。心为法之本,心作天堂,心作地狱。”  彼以自问自答之方式,自问云:“佛神力自在而不可思议,  何不在于今世?”自答云:“为无因缘,...

    萨孟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2652391.html
  • 民初上海居士佛教的发展(1912─1937)[一]

    可参考张茂桂、林本炫,〈宗教的社会意像—一个知识社会学的课题〉,《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74期,民国82年11月,页109-110。  页158  民初宗教结社解禁,诸多居士组织渐趋蓬勃,...

    钟琼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5252996.html
  • 民初上海居士佛教的发展(1912─1937)[二]

    大小之寺院,实属国家千万之育幼院、养老院、济贫院也[157]。  因此,佛教寺院不啻为社会慈善机关,僧尼自身即为被救济者,其又如何致力于慈善公益[158]?为此,在中国佛教会内,僧侣改革派对上海居士屡...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5352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