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674篇,用时2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刘逢军养生感悟100条

    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31、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

    刘逢军

    |养生|防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4/20235073469.html
  • 民国高僧弘一法师

    轻易动用,何况其他。他有一件僧衣,补了224个补丁,都是他自己补的。[31]至于他日常的戒律行仪,我们可稍举几例:一坐椅先摇,弘一法师每次在藤椅上坐下前,都要把椅子先摇一摇。屡次三番,有一次丰子恺忍不住...文化经济交流中心。   [30] 见《弘一大师诗词文选》。   [31] 落陀:《弘一法师的故事》,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年4月。   [32] 印顺法师:《太虚大师年谱》,雪窦资圣禅寺印。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62373475.html
  • 大陆近二十年关于“人间佛教”的研究及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

    月清《论太虚的人生佛教思想》[31]、李广良《佛法与革命――太虚大师的革命思想》[32]、《佛法与现实――太虚大师佛陀现实主义思想论》[33]、程恭让《从太虚与梁漱溟的一场争辩看人生佛教的理论难题》[...及其人间佛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30] 载《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2期。  [31] 载《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2期  [32] 载《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

    董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173504.html
  • 法相唯识学的三性说及其中道思想研究

    何等自性?答依他起自性。”[31]圆成实性是被保留的对象和究竟圆满的归趣,又称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既是解脱论意义上不生不灭的真常境界,又是诸法最高真理本身(即真如)。从存在论的意义上讲,真如恒遍一切处...5] 《瑜伽师地论》,大正藏30/704。  [6] 《辩中边论》,大正藏31/469-470。“  [7] 《摄下乘论本》卷一,大正藏31/133。  [8] 《摄大乘论本》卷二,大正藏31/139...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273506.html
  • 符秦时期的佛经翻译

    闲方言,求知辞趣耳,何嫌文质?文质是时,幸勿易之,经之巧质,有自来矣,唯传事不尽,乃译人之咎耳。’众咸称善。斯真实言也。遂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也。”31...中华书局点校本,第339页   19、语见《高僧传》卷五,中华书局版《高僧传合集》第31页   20、《出三藏记集》卷十五《道安法师传》,中华书局点校本,第562页   21、《出三藏记集》卷十五《...

    韩廷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373509.html
  • 论初期佛教“识”之概念及其特点

    如此,心意识三者的关系,印顺法师以下作表示:[31]  ┌←─┴─────意  识──┤  └──┬────→心  在这三者中,“意”首当其冲,接收五根之讯息,并由此而生“识”;“识”生起后在刹那生灭...,《佛法概论》,正闻:2000年新版,页107~108。  [30] 同上书,页109。  [31] 同上书,页112。  [32] 同上书,页112。  [33] 可见印顺法师《唯识学探源》,台北:...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3873532.html
  • 唯识与印度传统的语言哲学

    如是种种相”[31]。摄论则具体描述了根、境、情非情世间由名言生起的过程,如云:“此识自言熏习为种子,及一切识言熏习为种子,由无边分别,一切处分别。”释曰:“如说根尘之名,数习此名熏习于本识以为种子,...27] 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第131页。   [28] 中论青目释卷第四,大正30·31上。  [29] 吕澄先生考证庄严本颂作者是无著,长行作者为世亲。今从学理言之,亦以为庄严论是无著学。盖《...

    吴学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873551.html
  • The Pearl of the Tripitaka, Two Vaggas i

    flood-gates."[31] 1051 "Truly, whatever fool, unknowing, makes acquisition(s), he comes to misery...Harvard Univ. Press, London:243. [31] Saddhatissa 1985: 118. [32] Norman 1992: 118. [33] ...

    Sik Hin Hung

    |The|Pearl|of|the|Tripitaka|Two|Vaggas|i|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43673638.html
  • 隋唐佛教文化

    佛论的背景 11  第二节 法琳的护法活动 16  第三节 颁布《施行遗教经敕》 25  第四节 遭禁的《法琳别传》 31  第三章 唐中期的佛教与国家 33  ...

    [日]砺波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1373652.html
  • 论佛教逻辑中推论前提的真实性问题

    . Tucci)在将奘译《正理门论》英译的时候遗漏了“于余”两字,就不是那么准确了。[31]  显而易见,法称对于因第二相的表述正与大前提(喻体)的形式完全相同。因而,大前提(喻体)的真实性才能确定...Tucci, G., 1930, The Nyāyamukha of Dignāga, Heidelberg: Materialien zur Kunde des Buddhismus, p. 31,...

    汤铭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124473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