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993篇,用时3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解读 鸠摩罗什传 兼谈中国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中)

    后来像僧祐和慧皎这样的史家以某种灵感,对其加工而敷衍成了一个关于发现和钻研《放光经》的故事。[60] 从这些联系来看,这个情节构成的基础并不存在任何历史依据,但它的关键要素却被精心地挑选出来,搭建成为...

    陆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3856605.html
  • 平常人法语集

    说法之文,但不失真因地,善巧引导众生而令入佛智。   59、若不能圆融大小乘诸法及权实诸法,虽研究大乘经典,亦不名大乘行者,只名知解宗徒。  60、若得正知见者,能以一切法皆作佛法。亦能以一法总持万法...

    吴耀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1856650.html
  • 噶举派“大手印”与“那洛六法”

    梅哲巴,英人渥德尔《印度佛教史》译作慈护,译名的不统一,给读者带来很多麻烦。  [3]《土观宗派源流》,刘立千译,第60页,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  [4]例如《土观宗教源流》说:“由金刚持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0556773.html
  • 水帘洞石窟群——大像山石窟

    湾村的鲁班峡中。现存千佛洞、水帘洞、拉梢寺、显圣池四个部分,造像60余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窟龛依天然洞穴或崖壁开龛造像或绘制壁画。形制以尖楣圆拱、平顶和方形浅龛为主,造像以摩崖泥塑为主。  拉梢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0156965.html
  • 佛教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2)

    彩饰绚烂之天地。60  又,中国古代只见「云从龙,风从虎」,龙行而云起,龙与行雨没有直接关系,行云布雨则为雨师之所司,《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飘师、雨师。」班固《东都赋》亦谓:「... 58三民书局《大辞典》「龙性」条载:指性格倔强,难以驯服,盖即源于此。  59见大正藏第二十二册,四八八页下。第五十三册,九五四页《法苑珠林》卷九十一,受斋篇引证部亦有。  60龙,梵文(naga)...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1556982.html
  • 净土思想对世界和谐的作用

    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郑重倡导“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家和”才能“诸事兴”。国与国的和谐,人与人的...

    嘉木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0757040.html
  •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背后的故事(1)

    风雪阻拦,在此停留60余日,待雪融路开后才离开, 屈支王又送骆驼与随从。西行600余里到跋禄迦国(今阿克苏),又西行200 余里至大石城(今乌什),转向西北,越凌山(拨达岭),至赤谷城,再向大清池(...

    太宗毛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1957053.html
  •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背后的故事(2)

    (659年)十月,玄奘率领众弟子来到玉华寺。山水依旧,物是人非,当年与太宗相谈甚欢的场景已经过去十二年,太宗已辞世十年,而玄奘也已是60岁老人了。四年之后,高僧也将与世长辞。  不知是预感到来日无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2057054.html
  • 中国佛教政治史之沿革简述

    七年,明帝夜梦金人,遣秦景与蔡愔等人出使西域求取佛经,一说为西元60,68,70 年,创中国至西域求取佛经之始。佛历611 年,西元67 年,后汉明帝永平10 年,印僧摄摩腾与竺法兰携「四十二章经」,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2757060.html
  • 弥陀净土法门

    乎此,曷能成就一念伏惑之功耶[60] ?  总之,将实相念佛的理观,配合事修上的持名念佛,不但是可行的,而且也是重要的。既然如此,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将实相念佛与持名念佛相结合的理论基础又为何呢?由...820下。  [60]同注58。  [61]见注42所引之文。  [62]《大正》卷37页197下。  [63]《大正》卷47页382下。  [64]见注45所引之文。  [65]见注46所引之文。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2957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