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155篇,用时7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佛道儒三教伦理的交涉——以五戒与五常为中心

      《提谓波利经》已经散佚,但是其内容在后来的佛教著作中多有引用,冢本善隆曾经整理这些佚文。[28]后来,在敦煌遗经中发现了该经的残本。[29]牧田谛亮先生曾对后汉安世高所译《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与《...卷四,等。   [29] 敦煌本《提谓波利经》有四种:S.2051(《佛说提谓经》卷下),P.3732(相当于卷上),B.7146(霜015)《佛说提谓五戒经并威仪》,苏联亚洲民族研究所所藏敦煌本。...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4260032.html
  • 论一心二门及其对理学思维模式的影响

    太极先天之图》为蓝本、吸收佛教禅师的《阿黎耶识图》并依照陈抟的《无极图》而制造出来的。[29]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建构了宇宙万物的生成论: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在他的...expression)。见《大乘起信论新探》,台湾《中华佛学学报》第3期第127页,1990年。   [28]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第32页   [29]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第113页   [...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4560035.html
  • 儒佛道三教关系和我国佛教的发展

    》中更是反复论证“道  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29]。晚年出家为僧  的齐梁时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刘勰也在所著《灭惑论》中提出了“孔释教殊而道契”[30]的...》卷七十六《陶弘景传》。  [26]《梁书》卷二《梁武帝纪中》。  [27] 北周释道安《二教论》引,载《广弘明集》卷八。  [28] 《弘明集》卷三。  [29] 《弘明集》卷五。  [30]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4960040.html
  • 战后台湾传统佛教的教派发展与现代社会(1)

    隔年交卸住持。[29]从现在的建筑来看,第一阶段的工程宛如林永定初期所做工程的翻版;重修的前殿,规模狭小,正如日据末期未改建前的模样。在战后经济未起飞、物力匮乏之际,有此成就也差强人意了。  第二阶段...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460056.html
  • 真谛三藏行历及其以广东为核心的翻译活动考实

    都列入其中。[29]追究其中的原因,大致是因为他只看到《十八空论》一卷本在流通,而不知“佚失”的《大空论》其实就是其原本。检索文献得知,包括隋吉藏、唐代的圆测、惠沼等都引用过《十八空论》。如圆测《般若...,《大正藏》第49卷,第88页上。  [29] 《大正藏》第55卷,第364页下—365页上。  [30] 唐·圆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卷1,(大正藏)第33卷,第544页下。  [31] ...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660058.html
  • 中国禅学与儒道合流的文化契机

    所传之语言般若的偈语是:佛者心清净,法者心光明,道者处处无碍净,三者一皆空名无实有。“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是为涅般。(释本光著P29)   印度吠檀多派认为 的真义即在由悟道达到解脱...

    李诗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660059.html
  • 宗喀巴菩萨戒思想之研究(2)

    》据推测在西元四五○前后已存在并流传,且有书录载为鸠摩罗什(350-409)所译。[29]而《菩萨璎珞本业经》传为《华严经》之后,被推测为约于西元五○二~五五七年前于中国成立之经(一说由姚秦竺佛念所译...佐藤达玄著,释见憨等译,《戒律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嘉义:香光书乡,一九九七年。页四五五。   [29]同上注,页四五八。   [30]参见王海林释译,《瑜伽师地论》。台北:佛光,一九九八年。页五~六。其以《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860061.html
  • 朱熹的“居敬”概念与菩萨戒的“发心”之对观──浅论道德实践的基础

    过程“增上意乐”的必要性。   (三)发心的实践基础:   宗喀巴讨论及诠解诸大论师的见解之后,主张:心与“为了利他   而欲求圆满菩提”的欲心所相应而发起,即是发心的定义。29在无著 ...

    王惠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960062.html
  • 宗喀巴对于大、小乘戒相融之思考(1)

    直至今日仍存续未断。  (二)就菩提心的修习教授而言,在宗喀巴的《广论》中亦说明是阿底峡所传来二种修持法:“因果七教诫”及寂天的“自他相换”。[29]  (三)在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及其《菩提道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1060063.html
  • 大乘菩萨入世性之研究 ——以六波罗蜜为论述范围

      《大智度论》, 大正藏第25册。  《舍利弗阿毗昙论》, 大正藏第28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大正藏第27册。  《阿毗达磨俱舍论》, 大正藏第29册。  《瑜伽师地论》, 大正藏第30...

    刘玉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546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