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6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1)

    再翻译了该书及阿毗达磨俱舍颂(Abhidharma-kosa-sastra)  71页  (注21)使其生徒获得利益。由于此二书有某种相同处,一为纲要,另一为深邃;如果两者同时并习,那是有很大利益的。...及斯,二四六三号。因此卷残缺不全,我们无法决定其全部份量。现存之书有十六页,约二三六六○字,是智周的大乘入道次第的注释(注71),书前有一小序,不载日期,很可能是作于763与773年间。此书是在敦煌...

    巴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345670.html
  • 中国佛教义学的形成 -- 东晋外国罗什“般若”与本土慧远“涅槃”之争(2)

    去世),对罗什“实相”之学的应用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僧肇〈鸠摩罗什法师诔〉:纂承虚玄,用之无穷,钻之弥坚。[71]“纂承虚玄”是僧肇自谓承继了罗什的般若之学,在罗什〈诔文〉的场合说这种话, -----...出《成实论》,令睿讲之。什谓睿曰:此诤论中有七处文破毗昙。”《大正藏》册50,页364中。[71] 《大正藏》册52,页265上。  页372也间接表示僧肇继承罗什,为关中僧团般若之学的掌门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845817.html
  • 略述《洛阳伽蓝记》的写作缘起

    城邑的风气,原来竟是这些人在兴风作浪!  事情正如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那样,世界上并非只有“湫隘是经行所宜,浮喧必栖禅之宅”[71]。可是人终究是人,有了形形色色的冒牌“修道者”[72]“利引其心”[73...[71] 《魏书·卷第十九·任城王澄传》,《魏书·释老志》,《全后魏文·卷第一十七》。[72] 《高识传·卷末》[73] 《魏书·卷第十九·任城王澄传》,《魏书·释老志》,《全后魏文·卷第一十七》。[...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345827.html
  • 张胜温“梵像卷”药师琉璃光佛会与十二大愿之研究

    345 页 68,69,70,71,72,73,74。 【注二十】 上述四说中,笔者认为松本守隆的复原最为正确。但是 他所... 第 68,69,71 和 72 单元的前景,皆画二位跪地神将, 另外,在第 68 及 72 单元跪地的二神将后,又各有二位神 将,总计有十二神将。这些神将或双手合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445963.html
  • 唐代士人的“始儒终佛”

    比柳宗元经历了更多的 人生磨难。  湘澧谪居期间,刘禹锡自称“事佛而佞”[71],不唯表明他愈趋笃佛,亦是对儒释两学关系、对佛教心学价值,在做深入的整合性思考。此间的赠僧友元皓诗序坦述他的人生感慨: ...,《新唐书》卷168;并见〈子刘子自传〉,《全唐文》卷610。  [71] 〈送僧元皓东游并序〉,见《全唐诗》卷359。  [72] 〈送僧元皓东游并序〉,见《全唐诗》卷359。  ---------...

    张 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946118.html
  •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2)

    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受戒。” (71) 十 分即指十无尽的十条重戒,可以随分随力,随各人所愿所能 而想受几条即受几条。 《璎珞经》的受戒及持戒也极简易... (69) 大正藏二十四,1020 页下。 (70) 大正藏二十四,1020 页下~1021 页上。 (71) 大正藏二十四,1021 页中。 ...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3546265.html
  • 《法苑珠林》所引外典之研究(3)

    晉沙門支孝龍」、「晉沙門康僧淵」四驗、(71)卷 五四,「晉抵世常」、(72)卷五六,「晉張氏」、 「晉劉伯祖」二驗、(73)卷... (70)見大正藏五三冊,頁383下。 (71)見大正藏五三冊,頁684中~685上。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3746268.html
  • 东晋道安思想析论(2)

    忘玄漠,块然无主,此智之纪也”(注71) 《智度》即《大智度论》,简称《智度论》,亦译《摩 诃般若释论》,后秦鸠摩罗什译,一百卷,乃《大品般若经 ...,显非虚妄;“如 ”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 ─────────── (注71) 〈道行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七,《大正》 ...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4846287.html
  • 初期佛教“空之法说及义说”(2)

    究竟 成就内空、外空、内外空是“大空”。(注 71) 然《舍利弗阿毗昙论》另以一切法空名为“大空”; (注 72) 又,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亦有异解... ,名为大空。余空破因缘生法、作法、粗法,易破故不名为 大;是方非因缘生法、非作法、微细法, ─────────── (注 71...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046290.html
  • 道世与《法苑珠林》

    斋行道〉。(注 68) 见《全唐书》卷十,太宗〈宏福寺施斋愿文〉。(注 69) 同上注。244 页遵”,言明只有“尧舜之道、周孔之教”才是他真心诚服的;(注 71)并在实际行动上设法打压、贬抑佛教。如...───────────(注 70) 《旧唐书》卷六三,“萧瑀传”。(注 71) 《贞观政要》卷六。(注 72) 《全唐文》卷十,太宗〈告柏谷坞少林寺上座书〉。(注 73) 《文苑英华》卷八五八,李邕〈...

    陈昱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64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