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802篇,用时117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简论梁漱溟对唯识宗的理解和改造

    大体上循着唯识宗的认识论来建立佛教的形而上。  除了量的学说之外,梁漱溟也修订了三性的理解。在《究元决疑论》,梁漱溟根据《佛性论》与《三无性论》来阐明他的观点。[35]梁漱溟,按照三性的次序,先谈位置于...《太虚大师全书》,46册,57页。  [33]《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412页。  [34]《印度哲学概论》,一,164页。  [35]《佛性论》四卷,天亲菩萨造,陈真谛译。详论佛性之义;《三无性论...

    梅谦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61973473.html
  • 民国高僧弘一法师

    毫贪恋顾惜之心。[35]  法师在念佛中,倡导一种听钟声念佛的方法:也就是座钟或挂钟正在运行时,细细听这钟发出叮铛叮铛的响声。依此叮铛叮铛声音,设想成“阿弥陀佛”四字。或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佛号,以...33] 定恒:《弘一大师的净土思想》,见《闽南佛学》1990年第2期。   [34] 释慧观:《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见《电子报》,中华民国96年,第76期。   [35] 定恒:《弘一大师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62373475.html
  • 大陆近二十年关于“人间佛教”的研究及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

    34],林伟《佛教传统与时代精神――太虚“人间佛教”思想的基本意义》[35],等等,都从不同角度对太虚的思想及其“人间佛教”理念有不同程度与深度的研究。净慧法师指出,太虚大师一生整理僧伽制度、培养佛教...第3期。  [33] 载《普门学报》第14期。  [34] 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5期。  [35] 载《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36] 净慧法师:《当代佛教契理契机的思考》,《法音...

    董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173504.html
  • 法相唯识学的三性说及其中道思想研究

    问世尊言,诸三摩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佛告慈氏菩萨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35]《深密》揭示了“识所缘唯识所现”的机理,虽强调了能现与所现都以识为体...,大正藏30/705。  [32] 《中论》,大正藏30/11。  [33] 《中论》,大正藏30/11。  [34] 《藏要》,第四册,495页。  [35] 大正藏16/698。  [36] 大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273506.html
  • 符秦时期的佛经翻译

    轨范》、《佛法宪章》,条为三例:一曰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曰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三曰布萨、差使、悔过等法。天下寺舍,遂则而从之。”35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次制定僧规。本传又记载说:&...点校本,第262——263页   35、中华书局版《高僧传合集》,第312页   36、中华书局版《高僧传合集》,第312页   37、中华书局版《高僧传合集》,第311...

    韩廷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373509.html
  • 论初期佛教“识”之概念及其特点

    依据。此识的执取爱系,一直到死亡之前,皆还存在;假使识停止其执取的作用,一期生命即宣告结束,或者入圣者之解脱境界。[35]   从此胎生学的向度,说明生命延续的现象。因此“识”常与“情识”、“识食”、“...正闻,1994,页15-21。  [34] 如《长阿含经》卷10云:“缘识有名色,此为何义?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T01, no. 1, p. 61, b8-10)  [35] 如...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3873532.html
  • 宋朝的佛经翻译

    洎润文,殿头高品杨继诠、供奉官张美监译。  35、《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四卷,  36、《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一卷,  以上二经译于淳化五年(九九四年)四月,四月八日表进。施护译,法贤证梵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473543.html
  • 唯识与印度传统的语言哲学

    转化。唯识哲学亦可称为一种“语言哲学”[35]。  3, “名言种子”的本体义  在《庄严》《摄论》等所代表的早期唯识那里,(意言)种子是言说法之潜在状态,因而种子就是语言的概念[36]。种子由名言..., 35~36.  [18] 《弥曼差经》说:“(于句中)具有决定境相之诸声只有与指称某一业行之声结合,方具有指谓作用;(句子之)义境乃是以彼(各别之声义)为依止”(Jaimini, Mimansa ...

    吴学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873551.html
  • 论佛教逻辑中推论前提的真实性问题

    如果说九句因的设立在陈那因明中是整个体系的基石,那么在法称因明中,则不过是为了说明的方便,正如法尊法师所说:“九句因另有作用。”[35]如何个方便法,如何另有作用?下一段就说道:  科判:己二、释。分...因明新论——首届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文粹》,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34] 法尊,1987年:《释量论略解》,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第94页上。  [35] 法尊,1987年,第2页上。又法尊师在这...

    汤铭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124473793.html
  • Buddhism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ree. Siddharth at 35 year's old attained enlightenment under a tree which became popular in the name...

    Saddhamma Kovida

    |Buddhism|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0127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