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251篇,用时7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五台山——自然和文化珠联璧合的名山胜境

    音乐的典型代表。北魏时,就盛行《华严经》的呗赞、转读。唐宋以来,佛教音乐吸收了文化杂剧曲牌和民歌、民间器乐曲,使之更加丰富。流传至今的佛教音乐,有青庙曲牌共5部47首,黄庙曲牌共3部40首。五台山金刚...

    李平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41881757.html
  • 龙门石窟的七尊佛教造像

    保管所联合进行的调查统计,龙门西山被盗痕迹多达780余处。   新闻背景三:110件海外文物有序回归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目前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7万件。而流失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53082126.html
  • 两亿皮草收入背后的杀戮

    动物规模养殖场152个,专业村65个,养殖户1万家,貉、狐狸、貂等珍稀动物存栏47万只。   62岁的秦劳(化名)家住尚村镇旁的一个村,村里大多从事养殖业,2000多人的村中就有10多家养殖大户。秦劳...

    记者吴学军 摄影陈杰

    |环保|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543282566.html
  • 天台山佛教文化

      天台山佛教文化主要包括佛教天台宗仪轨和佛教音乐、佛教造像工艺、民间信仰及其传播和交流等内容,打包整合为一个项目申报。   天台山在东汉时传入佛教,三国时建有多处寺庙,东晋时成为五百罗汉道场。陈隋之际,智岂页(智者大师)在此开创天台宗,国清讲寺成为中国、韩国、日本天台宗的祖庭,至今已传承47代。唐中叶以来,牛头禅佛窟学发祥于此,万年禅寺成为日本临济、曹洞两宗的礼祖圣地,华顶寺成为法眼宗的重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141182787.html
  •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世界三大旅行记之一

    为弘扬天台教义而孜孜不倦。圆仁在入唐求法之前,已是日本天台宗的高僧。   日本仁明天皇承和五年(838),年已47岁的圆仁,以“请益僧”的身份,随遣唐使藤原常嗣入唐,在经历两度渡海失败之后,终登达...

    周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141382793.html
  • 父爱 用心感受 好好珍藏

    正用自己的方式和爱,回报着为他辛苦煎熬了半辈子的父亲。  他写汇款单的手满是尘土  刘根龙是自安徽来上海打工的农民工。今年才47岁的他,看上去要比同龄的上海人足足大十来岁。一次邮局的偶遇,有了以下这...

    佚名

    |社会|教育|纪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6/08402284285.html
  • 立于世而出于世——谈对梵净山佛教文化的研究

    过去梵净山庙宇众多,环山就有48座脚庵。为什么是48座,而不是47、49座,或者凑过整数50座呢?我以为那是喻义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是最为方便大法。佛学里的八万四千是指无数无量之义。梵净山48座脚庵就...

    刘先和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3104390699.html
  • 法然上人法语

    处,皆我遗迹。 我往生之后,不造墓塔;我之遗迹者,有念佛处,皆我之遗迹也。 又,为祈冥福而造墓塔者,轮回之人所作之事也。 47、生则积念佛之功,死则往生净土。 不论如何,此身若无忧恼,则死生皆无忧...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0333991035.html
  • 普利放生组2008年1月15、20、29、30、31日放生明细(图

    attachment/46_10253_4faa06f47feb75c.jpg');" src="http://www.zhfs.org/attachment/46_10253_4faa06f47feb75c.jpg...

    桂林普利放生组

    |放生|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3/10174921121.html
  • 茅篷札记

     46.礼佛  47.行与愿  48.自误误人  49.宁居下品  50.皈依  51.一心不乱  52.精诚  53.南柯一梦  54.诸经宗要  55.早辨修行路  56.放诸生命  57.施食 ... 47.行与愿  慈照云:  有行无愿,其行必孤  有愿无行,其愿必虚  无行无愿,空住阎浮  有行有愿,真入无为  此乃佛祖修净业之根本也  48.自误误人  末法时期,有一类学人,特别强调菩萨道,...

    圆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3340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