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70篇,用时4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藏传佛教格鲁派

    之心。抉择解脱之道,即依灭、道二谛。此四谛【106】或十二有支【107】佛虽为小乘所说,但是这些是三乘【108】人均应修习为共通之法。无论小乘大乘,首先对世间不生厌倦,无出离心,则什么都说不上。四谛...”即欲求涅槃 则须修道,道有八正道等等。【107】十二有支:又名十二因缘,说明众生轮回六趣的十二种缘起。有无明、行、 识、名色、六入、六根、受、爱、取、有和生老死,这十二支循环...

    刘立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60743108.html
  • 格鲁派概要

    二谛。此四谛【106】或十二有支【107】佛虽为小乘所说,但是这些是三乘【108】人均应修习为共通之法。无论小乘大乘,首先对世间不生厌倦,无出离心,则什么都说不上。  四谛就是苦、集、灭、道,先知三界...积善恶诸业而来;“灭”即涅槃寂灭,可以出离业苦;“道”即欲求涅槃则须修道,道有八正道等等。  【107】十二有支:又名十二因缘,说明众生轮回六趣的十二种缘起。有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六根、受、爱、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2143516.html
  • 楊仁山與現代中國佛教

    而「另立一往生之相,駕於九品之上,云往生即成佛。」 p. 107三輩九品之說為淨土經典所立,為往生淨土之人依其業行而生之階級層次,經中有明文說明。但真宗居然連這種聖言量都加鄙斥,實在不能苟同。 ...

    藍吉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5143963.html
  • 降龍伏虎羅漢圖像源流考

    從阿育王經和付法藏因緣傳的二則文字內,不難發現商那和修與舍那婆斯二尊者,其降龍的地點都是摩突羅國,所降伏的對象都是二毒龍子,降伏的方式以及龍降後與尊者的對答內容107頁等,均十分類似,甚至雷同,幾乎令人...

    陳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0543984.html
  • 禅与诗画--中国美学之一章(1)

    论,也无不是藉老庄的词藻而阐发的[105] 。惟佛家可以充实老庄思想的地方也多:无欲至足,可发庄生逍遥的真谛[106];度己度人,可除道家栖虚的颓风[107]。  吴经熊先生在所著的英文“禅学的黄金...

    刑光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044300.html
  • 禅与诗画--中国美学之一章(2)

    文学与佛典”等文。   [106] 见注六十三。   [107] 见熊十力著「新唯识问答”,载在重庆出版中国哲学会编辑的“哲学评论”第八卷第五期第四十三至四十四页。   [108] 吴先生所著英文的“禅...

    刑光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044301.html
  • 實在與知識

    知識的兩個源泉的任一源泉有其自身的對象,功能與結果。佛教的觀點是接受一個『非混雜的』理論[107]這個理論認為知識的諸源泉有其固定的和明顯的界限,各種源泉不在另一源泉中活動。與此理論相反的實在論者則接受..., P. 226).   [106] Nyāyabindu by Dharmottara., P. 43.12.   [107] pramāna-vyavasthā, 參考N.Vārt, P. 55....

    張尚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344304.html
  • 刘贵杰:僧肇思想之基础(2)

    夫知与所知,相与而有,相与而无。相与而生,故物莫之有;相与而有,故物莫之无”[107]。  能知与所知共存共亡,共有共无,互为一体。两者聚合,则事物相成;两者离散,则事物不存。复曰:  “夫所知非所知...106] 注维摩诘经,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七三中。   [107] 般若无知论,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五四上。   [108] 般若无知论,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五四上。   [109] 般若无知论,大正藏卷四五...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544308.html
  • 格義佛教思想之史的開展(2)

    105)引文即明。   [105] 『出三藏記集』卷一一、比丘大戒序(大正五五˙八○˙上--中)。   [106] 同右卷七(大正五五˙四七˙中)。   [107] 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東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4044345.html
  • 禅与诗画

    105)。惟佛家可以充实老庄思想的地方也多:无欲至足,可发庄生逍遥的真谛(注106);度己度人,可除道家栖虚的颓风(注107)。  吴经熊先生在所著的英文“禅学的黄金时代”(注108)一书中,曾谓:“私衷...

    邢光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1244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