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37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茅蓬札记第三辑 圆因法师著

      况复于此中,多贪为罪薮,唯知眼观身,毕竟何所有。   161.宁可著有   宁可著有,不可著空。以著有,虽不能圆悟佛性,尚有修持之功;著空,则拨无因果,成断灭见,坏乱佛法,贻误众生,其祸之大,...

    圆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61166528.html
  • 无诤与圆融——《维摩诘经》的核心义理对宗教对话的贡献

    出版社,1999年5月版,页161。一行禅师原文很长,此处引文是译者的缩略。  [③] 僧肇:《不真空论》,《大正藏》册45,页152.1。  [④]天亲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十地经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80966653.html
  • 上师达真堪布法语(365则)

    161、修行人应该是很正常、很恒顺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恼害他人,也不自生烦恼,这才是圆满。  162、现在我们学佛、修行了,有时候恼害众生,有时候自寻烦恼,这都不如法。学佛、修行太执着了,也是一种...

    达真堪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52267681.html
  • 宋代的信仰性佛教及其特点——以大足宝顶山石刻的解读为中心

    同时期文献和资料中,宝庆三年(1227)成书的《舆地纪胜》卷161载宝峰(宝顶)山“有龛岩”,是他“修行之所”,魏了翁(1178—1237)等人嘉定十六年(1223)曾游历宝顶山,宇文屺撰诗碑序称“宝...

    侯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3168070.html
  • 寒山诗里的马祖与石头

    造像——这些都是要破除人们心目中自己构造出来的偶像,宣扬“佛与众生等”的平等理念。禅宗的这种“平等境界”是一副教人从主观上泯灭一切外在差别、医治苦痛的方剂.  (四) 作用是性  《寒山诗注》第161...实指发现自己本具之佛性。所谓“见性成佛”之意。又,《广百论》卷六云:“如识宝人,得无价宝,终不复乐,馀水晶珠参看《寒山诗注》第161首《可贵天然物》、第196首《心中无价宝》、第202首《可贵天然...

    小川隆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1068565.html
  • 论藏族、纳西族宗教中的二元论及与摩尼教的关系

    第21条。  ⑦见张云:《袄、gshin、sanavee考释》,载王尧主编《藏学研究丛刊——贤者新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161页。  ⑧摩尼教神话中,恶神(暗魔)与善神斗争失败后,...

    孙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95868863.html
  • 唯识论和唯心论的研究和比较

    意味着从感觉的直接意识,含有材料最丰富,但参与思想成分最少贫乏的时段开始。(参考P161,the logic of H)   (二)反思   反思(Reflection)是对思想加以思想,从反思的观点看...

    史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4669484.html
  • 佛教的“如来藏 ”思想与婆罗门教的“我”的观念

    之中(参见自在黑《数论颂》39—42及乔荼波陀相应的注) 【7】(P.161-162)。瑜伽派对数论派的这种学说大致赞同。因而,在数论派和瑜伽派中,有关“神我”和“细身”这两个概念的论述就体现了两派关于...

    姚卫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25269835.html
  • 菩提心影:释疑篇(三)

    杀一次?其中必有原因——所谓“冤冤相报”,在佛经上有这么两句话:“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又说:“欲免世间刀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这话是佛说约,信不信,当然由你。(P161)  (5)戒杀...

    慈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0270429.html
  • 佛教譬喻(Avadana)文学中的男女美色与情欲

    c。  47 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T26.1:445b。  48 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T99.2:169c。  49《杂阿含经》,T99.2:161b。  页47  十二相、八十种好...

    李玉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307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