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34篇,用时19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1)

    论者。见→《杂.164,168,169经》;(13)梵见者。→见《杂.165经》;(14)种种有情见。→见───────────(注 1) `alaya`(所执处,依恋之对象);《A.4,128》A .... p.198。  (注 2) 大.2-30上;S.22,89(9),S. iii. p.128。  (注 3) 大.2-10下;S.22,8(4),S.iii. p.18。  (注 4) `Pts`...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945916.html
  • 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2)

    30上)=S.22,89经9节(S iii. p.128)》“我观五受阴非我、非我所(`imesu khvaham avuso pancasuupadanakkhandhesu na kinci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045917.html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之译注研究(2)

    三藏初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部章疏, 354)等七个译本。  4 根据叶阿月(1990, 127-128)引《昭和法宝总目录》第一卷(pp. 217-218)的说法:中国古代大德均是以玄奘三藏...

    廖本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4045929.html
  • 台湾佛教史上的艺僧

    的佛艺名家,更是不乏以油画或更写实更现代的表现手法来创作佛艺品。   在往昔,每当佛法深入人心佛教辉煌的时代,佛艺名家以当时最 128页 ...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145957.html
  • 张商英护法的历史意义(1)

    四诛〉;又见卷5,页60~61,〈怪说〉 全文。 128页事实上,石介师法韩愈之论相当明显,他曾引韩愈之语说︰ 吏部不曰︰“释、老之害...

    黄启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445994.html
  • 十牛图颂所展示的禅的实践与终极关怀

    , Manual of Zen Buddhism. New York: GrovePress, Inc. 1960, P.128),那是错的。 铃木实未仔细理解原文。原文明说则公禅师亦即廓庵(...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2046002.html
  • 李卓吾的生平与佛教思想(2)

    127) 即李卓吾个人,也认为他的《净土诀》,“问之最聪明灵利肯念佛者,竟无一人晓了此义”!可见推广之不易。见李卓吾,前引书卷四,页一八四。  (注128)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第二章“所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099.html
  • 熊十力哲学体用关系探究—以《新唯识论》为例

    河洛图书公司,民国六十三年台景印一版,卷中第五章功能上,页128。  -----------------------------------------------------------------...

    朱敬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546111.html
  • 《周易禅解》哲学智慧通观

    于蒺藜也。”(《系辞下传》,第277页)“一山之中具有天之全体,一念心中具摄十世古今。揽五时八教之前言,该六度万德之往行,以成我自心之德。”(《大畜》《大象》,第128页)所谓十世,是说三世各有三世,...

    刘泽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646113.html
  • 大乘“慈悲”观念与孟子“恻隐之心”之比较

    伦理规范来规范行为,在政治上孟子也有养生丧死无憾的王道政治,故虽然伦  页128  理与仁政都可以推源于一念恻隐之心,但如何践履此不忍人之心,儒家有其方式,却不能说这些方式必然可以从不忍人之一念中得来的...

    郭朝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446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