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141篇,用时2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止于至善:朱熹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

    14第82条,黄卓录)明德一时一事上之略略明者,如齐宣王所生的恻隐之心那样,其用心无疑也是善的,但却不能说是至善。在朱子看来,“若十件事做得九件是,一件不尽,亦不是至善。”(《语类》,卷14第100条,...恐似此处,未能大故分别得出,方昧。(《语类》,卷14第82条,黄卓录) 作为儒家最为普通一条的伦理原则,当儿子的必须从父之命。在朱子看来,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能做到这一点,这也就是他所说的,“本领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2557242.html
  • 缅甸仰光汉传佛教团体之发展与困境

    71三、中缅佛教居士林 77四、十方观音寺弘法所 78五、结语 80第四章 汉传佛教僧人的养成教育与还俗现象 82第一节 僧人的来源 82一、僧人多来自上缅甸地区 83二、南坎镇是僧人来源的要镇 86三...

    释自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05257925.html
  • 《刘师礼文》及其后代变种

    十二月禮多[82]記□…□/  正月一日,平旦時,向南方,禮四拜,除罪一百劫[83]。二月九日,鷄鳴時,/  向北方,禮四拜,除罪一百劫。三月七日,人定時,向西方,禮四拜,除/  罪三百劫。四月八日,...”,底、甲本同。疑為衍字,或有錯抄。  [79] 参见《大正藏》第85卷第1266页中栏~下栏。  [80] “劫”,底本作“卻”,據甲本改。  [81] “劫”,底本作“卻”,據甲本改。  [82]...

    方广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80458378.html
  • 经导对中国佛教礼忏的影响——以梁《高僧传》为中心的探讨

    .55/2145,P.82b.  注32:无极法是修行度众的法门,见T.14/425,“二千一百诸度无极,贪淫怒痴等分四事,各二千一百,合八千四百,八千四百各别有十事,合八万四千,以能具足度无极,便已... 注41:T.50/2059, P.404b.  注42:T.50/2059, P.407a.  页82  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43] 至于其中的差异,本文将于下一节 “经师”篇中再论述。  ...

    释道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91759657.html
  • 禅学反思

    [5] 荆三隆注译《白话楞伽经》,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6] 同上,第67页。   [7] 同上,第54页。   [8] 同上,第31页。   [9] 同上,第54页。   [10] 同上,第82页。   [11] 《中国禅宗史》第4页。   [12] 《吕澂佛学论著选集》一,第397页。   [13] 《吕澂佛学论著选集》一,第398页。   [14]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01859715.html
  • 白莲宗析论(2)

    开导一般念佛者之“未谙念佛旨趣,弃本逐末,著相修行净业正因。”[82],与不知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以致“怀宝迷邦,背真向伪。”,《宝鉴》卷七<念佛正愿说>即云:  故我慈照集忏,恐人著事迷理,乃云自性...139. T.47/1973,P.344c,346c,334a,320a。  140. 同上,页320b。  页82  宗”之一员,但为与其他同修净业者有所区隔,便以“普觉妙道”四字为定名之宗以示分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4159973.html
  • 东汉佛经中的称数法

    升半升,尚可量空知几所。”[80]  重复二数而连称是一种崭新的形式。例如:“佛言其人:从持是三昧者,所去两两三三,相与语言。”[81]  二组数字连为成语。例如:“千岁万年,皆归磨灭。”[82]“...13.900.1  [82] 《大正新修大藏经》4.152.3  [83] 《大正新修大藏经》3.466.2  [84] 《大正新修大藏经》15.351.1  [85] 《大正新修大藏经》15.393...

    张延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2660013.html
  • 现代禅及其思想特色

    20] 见李元松〈佛教的婚姻观〉之序,原发表于1992年1月,后收录于《建立大乘佛教新宗派的心路》第77~82页,现代禅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  [21] 见李元松《创立现代禅五年的回忆——兼述...的十二种心行》,收录于《从自我实现到禅定解脱》第70~82页,现代禅出版社1994年2月七版。  [31] 见李元松《现代禅的慧命——二十种心行》,2000年7月14日发表于“佛教现代禅网站”之“古...

    张嘉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5460045.html
  • 非营利组织与外部支持者行为探讨--大乘佛教组织在台湾地区为例

    2.1 相关的学科对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关连性 80  2.5.2.2 社会交换理论的发展状况 82  2.5.2.3 社会交换理论的演进 84  2.6 社会公民行为相关文献探讨 86  2.6.1 社会.... 34,p.78-82,1990.   47. Mohr, Jakki & John R.Nevin,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Marketing ...

    林佳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4060261.html
  • 康有为的宗教信仰与变法运动

    中国近代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1989.3,页75-82  汤志钧,《戊戌维新与传统儒学》,《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6期,1988,页26-37  林正...1996年第5期,1996.9,页82-86  吴义雄,《康有为与理学初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1996.7,页104-112  任军,《论康有为大同思想的形成》,《...

    陈广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3206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