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4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弥勒礼忏仪的演变

    《出三藏记集》卷12,《大正藏》卷55,91a。   [13]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大正藏》卷12,188c。   [14] 《法苑珠林》卷16,《大正藏》卷53,402a。其中,“是诸人等...

    圣凯法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4349410.html
  • 经师与禅师——从解经学的立场看

    of Indo-Tibetan Scholastiailism,P79,91-97.  32 参见Richard H.Robinson对于僧睿的分析,见其著《印度与中国的早期中观学派》,台湾正观出版社...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0350874.html
  • 存在论区分与二谛论———对海德格尔与大乘佛学的比较研究

    意味  海德格尔所谓的存在论区分,就是对存在者与存在自身的区分[1](P91)。区分表明“存在”不是存在者(形而上学的现存性),而是与后者隔着“无底深渊”,它是所有世界之内的存在者的“完全的他者”(...

    吴学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1851295.html
  • “慧解脱”与“般若波罗蜜多”的衔接和差异

    背景知识介绍的一部分。具体言之,这是民国 91 年 8月17~18日(星期六∕日)二整日,在新竹市法源寺别苑,以《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的“ 勤求般若波罗蜜多 ”为名的课堂,在进入经文...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1151773.html
  • 佛教与科学的当代对话——以佛教空性论与量子理论为线索

    的哲学论断,使得关于某些量子属性缺乏独立存在的个别化理论独立化,并将其与中观的空性原理结合起来。”([11],p.91)同时,他也明确表示,佛教文化的视点对于西方文化能起到一种很好的补充和纠偏作用。他...

    王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3252035.html
  • 原始佛教禅定学的特质与意义

    ybam.org.my/chinese/public/cdig...t/91/bdc913.htm   浮生 发表于: Fri.05/12, 2006 03:44 pm...

    黄连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62454602.html
  • 台湾佛教思想史上的后印顺时代

    佛教高僧、佛教泰斗──印顺导师……」的祝寿文字,但是杂志中却刊登这篇长达91页的长文来评破印老的理论。这真是一种吊诡的安排。   (三)如石:《现代大乘起信论》[9]   书中有二篇文章评及印老思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81854727.html
  • P.2901佛经音义写卷考

    47 5  21 13 2 25 11 91 16  24 1 1 ...

    张金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11854934.html
  • 《六祖坛经》的超人文精神──自性觉醒

    科学文明的发展成就  五、既肯定又超越86  (一)、人文主义的肯定与超越  (二)、对人文世界的肯定与超越  六、小结87  全文总结:88  参考书目91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05655954.html
  • 解读《鸠摩罗什传》:兼谈中国中古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下)

    八 异域的困境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鸠摩罗什将大乘与小乘教义之间根本差异、以及前者的绝对优越性介绍给了当时的中国社会。以往的学者也不断提醒我们:只有当他抵达长安以后,中国的佛教界才开始对“纯正”的大乘教理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91]他们都毫不犹豫地强调他对小乘(尤其是他转向大乘时所放弃的说一切有部)所坚持的反对态度。有关鸠摩罗什的讨论也大都集中在他是如何成为一位中国佛教的“祖师”的,这位“祖师”...

    陆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3956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