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61篇,用时1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杨惠南著:《金刚经》的诠释与流传(2)

    四方,无不遍照,无有不觉故。谓正觉,此从最初一点灵光,不滓物欲,而无论上、中、下三乘,个个皆具此觉心。[134]  而云峰在注解“如来”一词时,也说:“盖‘如’者,觉性之源也。故当其源之未发,则如含于...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949243.html
  • 晓云法师的佛教教育志业—理论与实践

    ,都为人类安宁之康庄大道,亦为人燃亮了心灯。”134  (三)办学特色  1.重视景观境教的陶冶:校园位于海拔五百五十尺高的大仑山135,内设“威德”、“禅智”、“友道”、“院道”、“书香”等五大境...研究所二十周年纪念专辑?发展经过》,页4。  129 释晓云,《觉之教育讲话?华梵释义与中国佛教文化之发展》,页134─135。  130 李亚白等,《华梵佛学研究所二十周年纪念专辑?发展经过》,页4。...

    陈秀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0449318.html
  • 弥陀净土信仰与谢灵运的山水文学创作

    自外来,我亦不往,直是想专,理会大闻,于梦了疑大我”(注:《远,什大乘要义问答?十一辩念佛三昧缘生相》,《大正藏》第四十五卷,第134页中。)及有关的论述,可以看出他的念佛三昧就是“观想念佛”。当时...

    普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4349551.html
  • 有關阿賴耶識語義的變遷

    異門密意已顯阿賴耶識。(《攝大乘論》,大正三一. 134a) 無著所引的這段《增支部尼柯耶》的經文係描述如來出現於世具有四種功德,漢譯的有部《增一阿含》中並沒有《如來出現四德經》,若只就內容來看,...にして>,《三藏集》第四輯(東京:大東出版社,1978),pp.131-134。勝呂之所以有這樣的主張,並認為《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的阿陀那識與阿賴耶識語義沒有差異,主要因他接受Lamotte從...

    陳一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3549687.html
  • 回鹘文《兔王本生》及相关问题研究

    会用……眼睛……”  133.……………………  134.……为求[火]他来回奔波。此后  135.……[帝释天]有意来考验菩萨兔王了……  136.………………  137. ………………  138....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5050266.html
  • 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的科罚制度研究

    情,斯事透露之时,司人须招重罚。新戒逐出坛内,父娘申官别科。”[2][P134~140]从这些科罚内容看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的科罚制度是相当严密的,这与佛教教团的清规戒律是相辅相成的。为了防止部分僧尼...院墙,团回兰塞。或有非人逃惊,交下无此之仪,便须推度知由,具状申于衙内,检教大德不令暗顺他情。”[2][P134-140]求真进戒的新戒僧尼“若有固违之流,道场斯便须申纠。如或同欲嗜味,曲允他情,斯事...

    郑炳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0150292.html
  • 唯识学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  注10同注二,页13。  注11请参阅释法舫,《唯识史观及其哲学》,页134。  注12同上,页168。  注13请参阅王元明,《佛洛姆人道主义精神分析学》,页43。  注14西方心理学家的“...

    月历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2950498.html
  • 从天台圆教之建立试论圆教止观的实践(2)

    辅行》即释此云:   由大、小乘皆云“心生”,以教权故,不云“心具”[134]。   换言之,圆教所谈,固然在事相上也不坏世间的因果相,故仍有“心生”的内涵,然而最为根本的仍是“心具”,所谓“心生”乃是...[133] 见T46,p52b。   [134] 见T46,p292c。  [135] 见T46,p52c。   [136] 见T46,p293a。   [137] 所谓“介尔”者,《辅行》卷二十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4250525.html
  • 《中论》之缘起论

    、分别爱非爱缘起。此中依止阿赖耶识诸法生起,是名分别自性缘起,以能分别种种自性为缘性故。复有十二支缘起,是名分别爱非爱缘起,……﹙大正31,134c~135a﹚  此论说的明白,原始佛教的十二缘起说是...《?一?一????》p.126~134。   47 此称谓始于吉藏《中观论疏》,其将什译本第二句末之“无”﹙wunyata﹚读为“空”,而成为空假中偈。此偈是《中论》最有名的一偈。  48 中译的三种...

    释如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5950558.html
  • 佛教伦理学探究

    神的化作”为因。婆罗门以自在神    (Iwvara)为世界的创造神,谓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神所推动,人的行为亦是由神所决定,   页134   并无自由意志可言。此说如与前述斯宾诺沙...

    刘嘉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0850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