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89篇,用时14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禅与诗画--中国美学之一章(1)

    涅槃经”“如来性品”第十二),形似而质异。“诸法无我”,非但否定印度婆罗门教所标举的“我即梵”(Ayam atma brahma)、“梵我一如”[112]中的“我”的本体,并从万物无自性作主宰以言“...

    刑光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044300.html
  • 禅与诗画--中国美学之一章(2)

    列子非仅与禅家有别,且在博大精深与想像驰驱上,于印度大乘教徒犹有未逮,请参阅。   [110] 见“人天宝鉴”卷下第三十六页“孝宗皇帝诏径山主僧宝印于造德殿”条。   [111] 同上注。   [112...

    刑光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044301.html
  • 實在與知識

    超感覺的對像,諸如其時其地均不可得而知的對像,或其所具有的感覺性質亦不可得而知的對像,均是不可知的[112]。如此一來,所有形上學也就宣告死亡了。形上學的對像是不可探知的[113]。我們的悟性,或者我...。   [109] visadābha.   [110] asphuta.   [111] Nyayatbindutikaby Dharmottara., P. 16.12ff.   [112] ...

    張尚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344304.html
  • 刘贵杰:僧肇思想之基础(2)

    “今真谛曰真,真则非缘。真非缘,故无物从缘而生也”[112]。  “真智观真谛,未尝取所知;……真谛非所知,故真智亦非知”[113]。  真谛是真不假,既已为真则不是缘。真谛乃离缘之真实本体,与一般...,页一五四上。   [110] 般若无知论,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五四上。   [111] 放光般若经明净品云“佛言,以五阴清净故,般若波罗密清净”(大正藏卷八,页六七上)。   [112] 般若无知论,...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544308.html
  • 格義佛教思想之史的開展(2)

    之連續的人,主前說(如日本各佛教史家)。   [111] 見上(註 109)一文,三頁。   [112] 參看宇井伯壽氏『釋道安研究』(東京、一九六五)六三頁以下。   [113] 『高僧傳』卷五、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4044345.html
  • 禅与诗画

    无我”,非但否定印度婆罗门教所标举的“我即梵”(Ayamatmabrahma)、“梵我一如”(注112)中的“我”的本体,并从万物无自性作主宰以言“无我”,奠定“空”的第一义。但嗣后一般二乘又以“无我”...

    邢光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1244416.html
  • 汉译佛经中的弥勒信仰--以弥勒上、下经为主的研究

    1949,pp.124-131 所列举的数据,而加  以统计的结果,南北魏和南北朝之间,云岗、龙门等  地所雕塑之佛菩萨像的数目,主要的有:释迦 112  尊;弥勒115尊;弥陀29尊;观音82尊。可见这...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2744450.html
  • 从历史与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华消沉的原因

    , 请参拙作  Vinnaya in China 的’ Table VIII ’, 页 432 所列举的  《四分律》第 101 ~ 104 戒, 《十诵律》的 112 和 113  戒,《僧祗律》的...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2844452.html
  • 大乘初期至中、后期菩萨思想的变迁

      水野弘元 著   香光书乡编译组 译  初期大乘时,行者策励于修行波罗蜜,菩萨思想达到巅峰;  中期大乘时,开始对菩萨与佛陀作思辨性、哲学性的探讨;  中国佛教则创设菩萨五十二阶位,菩萨思想已脱离原貌。  释尊的传记与释迦菩萨  如前章(编按:见本刊第七十一期,页 112-130,〈从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所述,大乘佛典之所以称为“菩萨藏”,可能由于大乘是以菩萨思想为中心而开展出来的吧!所谓...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3644472.html
  • 圆仁与唐代巡检(1)

    ;小野本,第一卷,页484-504;赖本  ,页105-112。  页910  以上所述圆仁在海州东海县宿城村到县衙、州衙的经历有二点值得说明:  第一,圆仁一行抵达宿城村不久,村老王良立即修书来问,...

    黄清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5444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