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受了后期经录家如费长房、智升等的影响。这些经典是否法护所译,尚待进一步的研究,笔者暂时不把它们当作法护的译作。(注27)
(26)《鸯掘摩经》(T.118)、《力士移山经》(T.135)、《生经》...
梅乃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145987.html
-
页336中。 118 页 三藏记集》卷十五《智猛传》讲智猛到了印度:后至华氏城,是阿育王旧都。有大智婆罗门,名罗阅宗,举族弘法。王所钦重,造纯银塔,高三丈。沙门法显先于其家已得《六卷泥洹》。及见猛...
王邦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3546038.html
-
杂志社.77年7月25日(P.83~P.118) (9) 黄俊威著<自我、无我与补特伽罗>《谛观》第58期,台北.谛观杂志社.78年7月25日(P119~136)。 (10)霍韬晦著<原始佛教无我...
释海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246092.html
-
118) 印顺,前引书,页一八六。 (注119) 惠能在《六祖坛经》,“疑问品”第三,引《维摩诘经》第一“佛国品”,说:“迷人念佛求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则净土净。……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099.html
-
公司,1989初版),p119。 12 杨惠南,《吉藏》(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9初版),p118。此外吉藏另有“重复四句”与“竖深四句”两种,但总在强调“至道”不可言诠之理罢!此处略而不论。 ...
郑灿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2146121.html
-
孟子所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而有不忍人之政”(公孙丑篇),由不忍人之心所展现出不忍人之政便是仁政,而仁政之实现与“拔苦与乐”便没有什么不同了;然而这已是第二序的,有待践履的事。 页118 二、...
郭朝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446196.html
-
转引自王勇〈唐宋时代日本汉籍西渐史考〉,载于《中日汉籍交流史论》页117~118,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 [40] 《杨文公谈苑》页9,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41] ...
沈海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546197.html
-
Sila。肆、“令正法久住”──制戒原理 118页 前节引印顺导师言:“从修行解脱来说,律是不必要的;如释尊的修证,只是法而己。然从佛法的...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0446211.html
-
──────────── 1.参阅张曼涛,《中国佛教的思维发展》,收于《现代佛教 学术丛刊》第31册,页21至118。在《东洋人的思惟方法 》中,...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046225.html
-
18.《古尊宿语录》卷一,引见《卍续藏经》册118,页167。 19.百丈怀海所说的这三种修行方式,显然是来自他的师父马祖道 一的思想,不过却略有修改。《景德传灯录》卷六“江西道一 ...但其间乃夹有一个阶位──“不退转”地。(详 见《大正藏》卷9,页35;又参见注释(20)及(46)。) 118页 、以“平常心”...
杨 惠 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234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