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结语 124 第七章 当代台湾南传佛教佛陀观及其宗教实践 127 第一节 南传佛教在台湾的发展 127 第二节 南传佛教佛陀观的思想内涵 128 第三节 南传佛教佛陀观在台湾佛寺的宗教...
廖淑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15955647.html
-
是起灭,实际的意义是断灭;不过如但说断灭位,生起位就不得而知了。因此这是说明伏断的位次。《唯识三十颂》说: 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124] 末那识伏断的位次有三位,即阿罗汉位、灭定位、出世道...6,《大正藏》卷31·34b。 [122] 《成唯识论》卷6,《大正藏》卷31·34c。 [123] 《唯识三十论颂》卷1《大正藏》31,60b。 [124] 《唯识三十论颂》卷1《大正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35155698.html
-
上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98页。 (26) (27) (30)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册,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01页,第143页,第203页,第47、123-124页。 (28...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90155886.html
-
、汪藻、李邴、张九成、曹勋、张孝祥、汪应辰等等一大批诗人都曾向宗杲问法[124]。宗杲的“看话禅”在南宋势力很大,影响不止一代诗人。《大慧语录》为人所宝,朱熹十八岁应举考试前,据说箧中“只《大慧语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256019.html
-
of Buddhist Studies, Vol.6,No.2, 1983. pp. 124-140.
Jan Yu-hua, "Buddhist Self-immolation...
恒清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5156221.html
-
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六章“金山国的建立与兴亡”。 [5] 有关归义军各节度使的在位年次等参见荣新江先生前揭书第95—124页。 [6] 对98窟的营建年代参见马德前揭文。 [7] 参见荣新江前...
沙武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12856275.html
-
清廷赏给达赖之茶均在康定起运。雍正七年(1729年)分雅州同知于康定,置打箭炉厅。又设阜和协以卫之。康区各土司清廷均重新颁给号纸、印信,共124员,分领于打箭炉厅/巴塘、里塘(理塘)粮务衙门及阜和协,总...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60256420.html
-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就在佛教徒的每日生活当中,尤其是在紧急危难状况出现的时候, 如此地诉求于阿弥陀佛,可以获取祂的恩宠和协助。 也因此,诉求于阿弥陀佛的名号,就
p.124
类似于向他祈祷...
沈清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2356520.html
-
24,大正27,123c~124a) 说一切有部以为“有情”略可分为“见重”及“爱重”二类。“见重者”,缘苦谛之“无我”、“空”,依无愿三昧得入正性离生。“爱重者”,缘苦谛之“无常”、“苦”,依空...
戴裕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5456556.html
-
往生彼佛境。 [12] 法王周加巷《至尊宗喀巴大师传》(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23~124页。 [13] 吉田順一 賀希格陶克陶译注《阿勒坦汗传》(Altan Qagan u Tuguji 日本...
嘉木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0757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