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答:近翻“瑜伽师地论”讫,凡一百卷。
148页
帝曰:此论甚大!何圣所说?复明何义? 答曰:论是弥勒菩萨说。明十七地义。 又问:何名十七地? ...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147443.html
-
144.修道尊者。 145.大相尊者:是文殊菩萨过去世的名号。 146.善住尊者。 147.持世尊者。 148.光英尊者:即光英菩萨。 149.权教尊者:已获菩萨果位。 150....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347446.html
-
师座前,以手摸师脚面,然后再以同手摸自己的头頞。这里意作“亲自拜会”。 p. 148 [且解生焉] 而且产生了对“华严疏文”的理解。 [本缘] 自己本身的遭遇。 [巴江] 水名,在四川省...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647457.html
-
printer)的单页打印模式。另一项缺憾是未提供经文撷取的功能。148
6.2. 泰国版
【6.2.1】1987年泰国Mahidol大学奉命拟定一个特别的研究计划,以庆祝泰王Bhumibol隔年...
蔡奇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747508.html
-
起,但是彼胜义,于一切种由 觉来取之事无之故,确实是不可言诠性,此应理。”(注148) 前面(1)(2)小节中,清辨之所以反对瑜伽行派以“虚空”喻 及“不可言诠性”说明“无之有”的“圆成实性”的...144 同上,449 叶 1-4 行。 注145 同注140, 山口,页 585-586。 注146 同注,山口,页 586-587。 注147 同注144,449 叶 4 行。 注148...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547525.html
-
日本的曹洞宗系统。 (瞿海源,1992 ︰ 148 )也就是说,这种日化宗教的政策,使得台湾佛教在表面上已经是完全的日本化──将原先由大陆福建传来的中国佛教的制仪、规章完全地摧毁殆尽。总之,日据时期的...
王顺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047534.html
-
证满成佛”的;(4)有依“行满成佛”的等四种成佛方法。弥陀的净土法门,就是依第一种 “信满成佛”者[148],但修易行门,乃是 “儜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也”[149],是末法众生没有办法中之...正一七,七九五下─七九九下。 [145] 大正二、五三三上─五三五中。 [146] 大正八、四五七下─四八五上。 [147] 大正八、九二中─九三上。 [148] ‘占察善恶业报经’、...
杨白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147537.html
-
148~149。 18. 田中正德:〈中论二谛について──二谛即中道〉,《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1卷,第2号,京都,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昭和48年(1972)3月, p.162~163。 19. ...
释如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47569.html
-
提到的“未至定”似乎是一样的。这一点可以从“寻”、“伺”二禅支的存废来论证。因为在《大毗婆沙论》卷148中有如是云: 在未至、初静虑名有寻有伺;在静虑中间名无寻唯伺,在上三静虑名无寻无伺。39 同样...38 “譬如乡村等的附近称为近村或近城,正如这样的近于安止或行近于安止,故亦称为近行。”《清净道论》(简体版) p.125。 39 《大毗婆沙论》卷148 (大正27,757a23-25)。 40...
释道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2.html
-
、“主流发展发结构”与“主要诠释文本编制的形成” 自汉桓帝建和二年(AD148)安世高到达洛阳至清末,中国佛学的译经与本土著作历经了约一千七百余年;在这段时的哲学文献发展,就《大正藏》、《续藏经》...
欧崇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547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