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02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敦煌本《维摩经》注疏研究概述 (曾晓红)

    关中疏》、《净名经关中释抄》、《净名经科要》九种《维摩经》注疏,涉及55号《维摩经》注疏写卷,著录内容包括写卷的千字文号、文字起迄、用纸、存行及品次,并写有附记; 在第十四帙的《绪考诸经》中,陈垣又考定出北图裳5、李20两号《维摩经疏》和文41《净名经关中释抄》3号《维摩经》注疏。 该目对北图所藏包括敦煌本《维摩经》注疏在内的佛教文献做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整理,方广锠教授称之为“敦煌学史上第一部...

    曾晓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3478767.html
  • 新眼光读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的《选择本愿念佛集》(1)

      笔者认为,这样的相遇,其实有助于汉地与日本两个传统的净土宗信徒,都有机会重新省视自己的诠释传统是如何形成的?尤其是在梵文经典已经重新出土[41]、全球性的视野已经形成的时代里,这样的省视已经是摆在...指出《大集月藏经》根本找不到同样的文段,即使以慧净法师编译的《安乐集要义》推断,认为是“卷五五意”[55],但《大集经》卷55的可能文段,与道绰在《安乐集》中的诠释相比,显然被曲解了。笔者曾指出:“在...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1579197.html
  • 世亲菩萨对《无量寿经》诠释:《无量寿经优婆提舍》(1)

    、101卷,所译的经典偏重大乘瑜伽系的学说。[17]《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的翻译时间,《历代三宝记》(T49.45a)和《大唐内典录》(T55.269b)记述为普泰元年(531),《开元释教录》(T55...修习六波罗蜜一日一夜,其功德胜过在阿弥陀佛国的人作善百岁[41]。而在《无量寿经》所说的阿弥陀佛本愿中,其内容除了建立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极乐世界众生的利益之外,事实上也谈到了阿弥陀佛成佛之后,如何利益...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41879285.html
  • 社会转型期藏传佛教信仰的变迁

    僧人讲解;④其它渠道。抽样问卷结果表明,对藏传佛教知识的了解,通过阅读宗教书籍的占55%,通过参加家庭宗教活动的占21.6%,听僧人讲解的占17.6%,其它渠道占5.8%。这说明一半以上的人主要通过...宗教活动;③听僧人讲解;④其它渠道。抽样问卷结果表明,对藏传佛教知识的了解,通过阅读宗教书籍的占55%,通过参加家庭宗教活动的占21.6%,听僧人讲解的占17.6%,其它渠道占5.8%。这说明一半以上...

    马晓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53280615.html
  • 从观心评天台山家山外之论争

    ,而无无相,无相之相是真实。譬摩尼珠,珠体圆净,全珠非色是莹彻空,全莹彻空是摩尼色,随意能两种种众宝,宝非内有,亦非外来,是珠体妙具一切宝。……当知诸法不二唯心,唯心无相,具一切相(41)(卐续藏...的「观不思议境」(52)(参见大正46·52中—55下。),不管是否强调心为妄心,然皆由即事而理,即妄而真,由事妄之理而论观法。   1.唯心观   在山外的论著中,并没有特别就观心法门来加以论述...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35181706.html
  • 宗教学研究概论

    佛教青年会、全日本佛教妇人联盟、全国青少年教化协议会、全日本佛教尼僧法团等也先后成立。1986年,佛教界与神道教、基督教共同筹划的联合组织“同和问题宗教教团共同会议”成立,佛教方面有9个宗派的55个...三大本山之一的法隆寺自立圣德宗后,兴福寺和药师寺作为两大本山迄今,两寺住持轮流出任一宗管长。现有信徒57.6万,寺院55座。华严宗以审祥为第一祖,奈良时代东大寺是其弘法中心,平安时代渐微,镰仓时代稍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015385415.html
  • 河北响堂山石窟的北朝刻经及书法

    壁洞门左侧计46行,行60字许,为《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菩萨明难品第六。前壁洞门右侧计42行,行55字,为《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净行品第七。   第二窟位于第一窟东侧,洞窟型制与第一窟相同。刻经在前...校对。此外,在洞窟四壁列龛的龛柱上,还刻有十六佛名号。   第四窟位于第二窟之上,为三壁设坛式佛殿窟。方形平面平顶,坛上雕像。刻经自右壁开始,环前壁至左壁。右壁41行,行15字。前壁37行,行15字。...

    赵立春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440092982.html
  • 初唐時期佛性論爭的兩個相關論題[*]──定性二乘和變易生死(上)

    無明住地煩惱,分別等同前者和後者。[22] 以上引文便是一範例。   p. 41  根據這節話,不定性二乘和大菩薩已經永遠斷盡煩惱障(亦即《勝鬘經》提到的四住煩惱),再無須承受分段生死之根身。祇是為了...有非生法,而始作眾生。  無有非眾生,而生眾生界。[41]  又《勝鬘經》表示二乘入滅乃是 「如來方便,有餘不了義說」;宣稱 「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42] 《楞伽經》聲言 「聲聞...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1540114.html
  • 晚明情感论:与佛学关系研究

    消除汤显祖一贯执定的“情”,汤显祖也有“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41〕,及“吾犹在此为情作使,劬于伎剧。为情转易,信于疟。时自悲悯,而力不能去”〔42〕等语,表明自己一直以来的情感主义倾向及由此引起的...起无作,则物至而知,知而喜怒哀乐出焉,自然与预先有物横其中者,天渊不侔矣,岂不中节,而和哉?”〔55〕又强调在当下“现在”中的“无知”(与“无情”通):“当下知体,即自澄彻,物感亦自融通,所谓无知而无...

    黄卓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4340848.html
  • 智俨的「缘起」和「性起」思想

    缘散则离;一乘缘起,缘聚不有  ,缘散未离。(注41)这里所提到的「三乘缘起」和「一乘缘起」,当是分别指三乘教和一乘教所讲说的缘起;而在智俨的著作里,「三乘教」是泛指大乘教学, 「一乘教」,主要是指《...又通於一乘教。如是看来,作为「一乘缘起」之殊义者,乃是净分缘起。尤其值得注──────────(注40)有关《搜玄记》和《孔目章》的撰作年代,参阅木村  清孝,前引书,页 404-405。(注41)卷四...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1141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