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超度法会、财神法会、火供法会等,层出不穷,蔚成佛教复兴景象。仪式性活动本身就具有著神圣性的宗教气氛,容易让信徒产生令人悸动的特殊心理与宗教经验(注24),故仪式性活动不一定要具有利他性的世俗目的,...一九九三年),页六。
(注 22)《梵音基金会讯》,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七日,一页。
(注 23)《真言佛教》普及版,一九九三年四月十二日,一页。
(注 24) 郑志明,《中国善书与宗教》(学生书局,...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146578.html
-
世尊的形容词“citradhvaja”视为一位菩萨的名字。[24]除了这个问题之外,前引《添品妙法华》所添加的文句与现存梵本前二颂的意旨甚为接近。[25]参照现存梵本来解汉译本的第一颂,“我今重问彼”...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546587.html
-
”的智慧。当时的共同传说是:过去三佛梵行不久住,是因为 他们专心于厌
页24
离,现法涅槃,没有广为弟子说经法,立学处。等到佛灭度了 ,大弟子也凋零了...47,大正1.721下。MT. 142, vol. I, p .39, etc。 (24)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5,大正23.534中。 (25) 平川彰,《...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846591.html
-
第二次大规模受戒以前,中土出现长达三十年的译律运动(西元四○五~四三五年),前朝以鸠摩罗什主持的长安逍遥园译场为中心,译出《十诵律》和《四分律》。法显等人亦在建业译出《摩诃僧祇律》[24]。其后由于北方...
吴季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046592.html
-
样式浓厚,但第十六窟的主 尊大佛(图二二),却是穿著中衣结带,外罩宽膊大衣的中土 式样,五大窟原是为纪念五位先帝,大佛各代表不同佛名号 (注24),而第十六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一书,梁思成 、林微音、刘敦桢合著,民国二十二年出版。 (注 24) 云冈第二十窟为纪念道武帝。第十九窟为纪念明元 ...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046593.html
-
实际上,当海德格尔谈及“有”、“无”时,他已经不再仅仅是从道家的角度着手,因为这里的“有”、“无”,还留有当时日本禅宗思想的痕迹。[24]
不仅如此,海德格尔也注意到了更为具有佛教思想特质的概念...-43,以及张祥龙的《海德格尔与中国天道》(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为代表。
[24] 对此还可以参见《海德格尔与东亚思想》,页49-51。在这里可以看到日本禅宗文献对海德格尔在禅宗方面知识的...
倪梁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546600.html
-
两者之间的一个根本差异。第六识的“意”是指“思量”[24],而末那识的“意”则是指“恒省思量”[25],因而“恒省”似乎是关键所在。熊十力曾将末那识中的“恒”理解为“恒省思我相”[26],即不断地思考...] 玄奘,《成唯识论》,卷四。
[23] 玄奘,《成唯识论》,卷四。
[24] 例如参阅:欧阳渐,“唯识抉择谈”,第九:抉择八识第八;印顺,《佛法概论》,页57。
[25] 玄奘...
倪梁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646601.html
-
极微之论,乃可接言至《成实论》。 《成实论》主张人法俱空,即是反对有部法体实有说而破于极微的。《成实论》言要灭除三种心,乃能证灭谛而得道。此三种心为:假名心、法心、空心。[24]灭假名心得“假名空...无故,亦无毳;毳无故,亦无缕;缕无故,亦无毡;毡无故,亦无衣。”(T25.147c) [23] 依有部说,以一个极微为中心,上下四方各接一个极微成一团,即合七个极微为一“微尘”。 [24]《成实论》...
林志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446641.html
-
谛尚无,诸谛安有?”[24]他又引《大智度论》作为无谛之经证:“《释论》云:不破圣人心中所得涅槃,为未得者执涅槃生戏论,如缘无生使故破。言无谛也。”[25] 上述六种境,彼此有异有同,《法华玄义》的...》,288。 [23] 《玄义》,705上/《研究》,293。 [24] 《玄义》,705上/《研究》,294。 [25] 《玄义》,705中/《研究》,295。 [26] 《玄义》,707上...
郭朝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446642.html
-
阿赖耶识是第一的生相,而第三的异相是六识位,第四灭相是起恶业之相。相对于此,法藏却将四相搭配于不觉之三细六粗,而且并未包含末那识在其中[24]。由此也可以看出元晓和法藏的不同的解释进路,元晓是想合会玄奘所传...卍续藏经第七十一册,页639下。 [24] 吉津宜英的<法藏の大乘起信论义记の成立と开展>,收于平川彰编 ?如来藏と大乘起信论?,页377-410,此处的讨论参见页395-396。 [25] 憨山...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546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