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47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菩萨之大悲心初探

    济助众生的大悲心,然其心态是施已无悔的。而其成佛的功德、资粮更是普皆回向一切众生同趣佛道。如《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三云:“所施一切舍,彼施已无悔;趣向菩提道,是不望果报。”[40]所以佛道的圆满也就在...﹙parama→parami +ta﹚”及“到彼岸﹙param + i +ta﹚”等两种不同的解释。﹙法光﹚杂志第36期,释厚观,﹙《大智度论》之般若波罗蜜与方便﹚。  [40]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

    张旭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045073.html
  • 《中论》〈观时品〉初探

    upanaya); 结(nigamana)---宇井伯寿《印度哲学研究》,第五册,京都市,岩波书店,昭和40,页322~331。  [25] “Nyaya-Vaiwesika, for ...

    释祖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245079.html
  • “学空不证”之研究

    如上引,能深入禅定,有利智慧力者。此类行者大可分两种,即阿鞞跋致与非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汉译“不退转”与佛的授记有关,主要是指得不退转行[40]。《小品般若》卷9亦举燃佛授记本生,并广说不退转菩萨的...正14. 418c)。  [40] 《佛本行集经》卷一(大正3. 656c),《大事》(Mahavastu)Vo1.I.pp.1.46~63。  [41] 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の研究》p.313~...

    释如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345081.html
  • 考證、典範與解釋的正當性:以《大乘止觀法門》的作者問題為線索[*]

    他而言,只成為論述實踐過程中的門面裝飾而已。借用傅偉勳所謂的「創造詮釋學五大層次模型」的觀點[39],牟宗三是以「創謂」為前提,證成「當謂」之後,才去探討「實謂」與「意謂」的問題[40]。 p. ...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之三,台北:文津,1994)。 [40] 這與中國古代辨偽活動的展開,在思維向度是一致的;例如崔述經常以「此非聖人之言」來否定歷史紀錄的可靠性。而王汎森亦曾經提到:從歐陽修到崔述,他們...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4445107.html
  • 俗眼观佛门:我拜见了证严法师

    自己去河北平山赈灾的经历和体会,讲得非常生动,我便提出请求要采访他。他不愿意宣扬自己的善行,却深有感慨地诉说了自己生活方式的转变:   以前我认为人生就是享受,拼命赚钱然后就吃喝玩乐。活了40多岁,不...

    航 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4845115.html
  • 弥陀净土信仰对汉儒内心世界的影响

    竺法护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40) 而已的缘故。或许直到纪元416年慧远大师往生为止,他曾接触到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 纪元 402年译出)也说不一定,但从他与鸠摩罗什的往返书信来看,慧远的净土教...原译、支谦改译的,而香川孝雄氏则提出是支娄迦谶译出的(藤田宏达氏〈无量寿经─阿弥陀佛の净土─〉《净土佛教の思想》一、讲谈社、1994年9月14日。(40)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在大正藏第十二册中是作支...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5345124.html
  • 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之回顾与省思

    〈莫高窟晚期的艺术〉 ( 注 39) 等,让我们对敦煌美术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此外樊锦诗、关友惠等利用绵密的石窟考古学方法, 将敦煌石窟的分期断代,处理的更准确。( 注 40) 尤其是一九八一年,...〈莫高窟晚期的艺术〉,收录於敦煌文物研        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北京 :文物        出版社,1987),第五册,页161-174。    (注40) 见樊锦诗·马世长...

    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0445156.html
  • 般若波羅蜜初探-以《大智度論》為主

    的敘述,印順導師在《中觀今論》中配合四預流支、三量,貫穿聞、思、修、證,予以統合詮釋,若再旁攝以四依來說明四預流支之修學次第,[40]則三般若與四依、四流支、三量,及聞、思、修、證之相攝對應關係,列表...。也就是人生宇宙的最基本原素,如現在所知電子、原子等,但這還是假名施設,因為這還可能變化,這無非因緣所顯的假相,並非離因緣而存在。[113]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如何修學這三種假施設,《大智度論》卷40...

    釋安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1845193.html
  • 《維摩詰經》中直心、深心及其相關概念的探討

    90 頁 淳,若存若亡故; 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 續,餘念間故。 」(大正 40-835b-24...

    王開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5745302.html
  • 宗密傳法世系的再檢討

    忍、忍傳惠能、能傳神會,囗承七葉,永播千秋」的說法了 。(註40) 再看文獻。「劉夢得集」卷七,有一首詩題作﹕「送宗 密上人歸南山草堂寺因詣...見前註九,引溫玉成文,第七十九頁。 頁57 (註 40)﹕同上,荷澤一派的說法,是針對北宗所傳的七祖 之說。參閱本文著者論文...

    冉雲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5845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