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明法法师访问记〉,43-46。 37. 详见:〈台北佛法共修会黄中豪先生黄淑芬女士访问记〉,60-75。 38. 详见:〈嘉义新雨社明法法师访问记〉,34-41,77-82。 从台湾新雨社社员的...通知他们,他们可能就不高兴。’[41]这样看来,张慈田不尊重社员(应该是“教学团”)开会的决议,擅自更改决议,恐怕也是导致台北新雨社分裂的原因。 (3)《新雨月刊》编辑方针的争议: 台北新雨社“教学...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4244485.html
-
河南尹白侍郎」,全詩如下﹕(註 41) 宿習修來得慧根,多聞第一卻忘言。 自從七祖傳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門。 東泛滄海尋古蹟,...安上任時路經洛陽(註41)﹔宗密當時名馳 帝京,聲望達於極峰。劉詩當寫於那一年。由此可見,七祖 的說法,是兩京圈內人士所熟知的事。怎麼能說是這件事是 「不見於...
冉雲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5845304.html
-
自立、淨海、戒視、寬裕、玄深等法師及李恒鋮、沈羅雲等居士探望斌宗法師,斌宗
32頁
以「佛教之興衰在乎人材之有無」為眾開示 ( 註 41),...來禪」。
對於密教、密語、咒:斌宗法師在《楞嚴義燈》說:「祕密即不露的意思」 ( 註 55), 他在<關於楞嚴真偽問題的商榷>中說:「楞嚴所載的咒語,是佛教密宗(真言宗)的特色,在本經關於灌頂部份...
尹章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2845384.html
-
见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上册,页376-377。 9页 牲,(注41)《吕氏春秋》,: 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佃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 。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日升、周法高等十三位 学 ────── (注41)《中国古代文化》,页119-120。并请参阅Frazer,Golden Bough ,(New York, Avenel Books)pp48-...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645476.html
-
40 《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31下。
注41 《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33上。
注42 按此段引文, 见昙无谶( 385-433 )译的《大般涅槃经》卷 三十,《狮子吼菩萨...著重的区分,见《卍续藏经》第九十七 册,页735上。
注52 同前注。
注53 同前注。
注54 同前注。
注55 同注47。
注56 可参考宗密( 780-841 )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945686.html
-
十七项),(2)以慈心去思惟无苦 无乐之有情,欲与其乐;以悲心去思 [19]《大正藏》册25,页197中。 [20]《大正藏》册30,页428上。 页55 惟有苦之有情,欲拔其苦;以喜心...下,终 至涅槃的到达,痛苦的止息。五根与五力,其内涵并无不同,释尊说: 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根者,当知是四正断。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定根者,当知是四禅。慧根 者,当知是四圣谛。[41] ...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745912.html
-
1990 年)皈依龙 华,为源信堂的信徒,因此有机缘与佛教人士认识,1907 年 由善慧劝其出家,并往涌泉寺受戒。
(注七)《南瀛佛教》 13 卷 1 期,页 55。 如员...佛教当时的实际情况可能有相当的差距存在。
(注二十六)《南瀛佛教》15卷5期,页38。昭和十二年。
(注二十七)《南瀛佛教》 16 卷 9 期,页 41。 昭和十三年七月十 ...
姚丽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045955.html
-
王观音》 (注 41),大抵是一些民间流传极广的善书。
佛教界在监狱所从事的教诲工作,于稍后更进一步发展成“释放者保护”(后称“免囚保护”),即如何保护、收容刑满出狱者的重生。 明治三十八年(...为军人优待金评议员 ( 注 55)。
2.东和禅寺
即曹洞宗大本山台北别院。明治二十八年六月,从军布教师佐佐木珍龙因日本师团之征台转战兼军队慰问而渡台,并于八月在艋舺龙山寺从事开教,为...
李世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145958.html
-
Fujita 认为当时玄奘插入“净土”的译词,可能无梵文的根据。(注 40)然而比玄奘更早的昙鸾(476-542) ,却次数频繁的使用“安乐净土”于《往生论注》中。(注 41 )因此在中国弥陀...(注 50)很显然地,“观经”之词在南北朝时代并不流通,而在唐朝已有流通的迹象,但“观经”到底指何经典为了厘清法琳与昙弘的修行依据,必须先探讨《观无量寿经》在何时才普
页 41
遍被简称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0046675.html
-
───10 《大正藏》册46,页578下。11 参看《摩诃止观》,卷5上,《大正藏》册46,页55上。12 《大正藏》册46,页579上。13 参看牟先生《佛性与般若》下册,页816,台北︰...自身之区分是超越的区分。(41)
─────────38 《现象与物自身》,页17。39 《现象与物自身?序》,页5。40 《现象与物自身》,页7。41 同上引书,页8。
页356
...
尤惠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746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