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47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品般若经与大智度论中的菩萨

    此地相,如《十地论》中广说。 (注 40) 其中“共地”,是指和其他佛教派别所说十地,可以共 通的十地。其名称 ...法华思想》,页215。 注40: 《大智度论》,卷49,页411a-b。 注41: 印顺,《前引书》,页712。 ...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345961.html
  • 明代蒙古族的佛经翻译与文化需求

    俺答汗为“转轮圣王”。并把转轮圣王所应具有的一切品 质都加于俺答汗身上(注40),明确无误地表达出了此经的蒙 译与俺答汗需要之间的关系。解决了萨满教思想文化库存所 ...753页 (注 39) 见《佛祖历代通载》,频伽藏本。 (注 40) 同(注37)。 (注 ...

    王德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745967.html
  • 净影寺慧远的净土思想(2)

    ──────── (39) 参见《大正藏》卷 44,页 838 下~ 839 上。 (40)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所言,参见《大正藏》卷 12,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645997.html
  • 摩诃止观的道次第思想

    相待假”指“以有欲心相,异无欲心[39]”,四句检而推之亦不可得:  四句推欲,欲无来处。既无来处,亦无去处。无欲无句,无来无去,毕竟空寂。利根之人如此观时,思假一品去一分真明显。[40]  统而说之...中  [36]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第70页上  [37]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第70页中  [38]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第70页中  [39]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第70页中  [40] ...

    释惠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2346009.html
  • 一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

    受过比丘戒的大学部学僧40名,“先注重律仪训练,严格施以生活管理,以为实行整理僧制的基本”。但未为院护李隐尘同意,所以第二届仍是僧俗兼收,这未免使大师灰心,所以自传中说“系随他意办。”  二、大师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4346060.html
  • 印顺导师对新旧译唯识的定位与评析

    唯识思想:所认识的境界,就是识的一分,不许心色有各别   的自体。[39]° 但约“无差别”解释如来藏,未完全采用《宝性论》“佛身遍”、“无差   别”、“如来(佛种)性”的三义说。[40]± 颂是弥勒...又有所抉择,有所发展而造的大乘论,应该说是无著造的。”参见《印度佛教思想史》,p.247。[39]  ?-ˉ 参见《摄大乘论讲记》,p.11。[40] 《如来藏之研究》,p.190。[41] 〈中国...

    陈 一 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046087.html
  • 吉藏的佛性论与心性说之研究

    法华》。”(引见《大正藏》卷40 ,页785,中。) 2.《三论》是指龙树(`Nagarjuna; 150~250)所著之《中 论》(`Madhyamaka...云:初一念识支。本识 解性,故异木石耳(40)。 《涅槃经》把佛性譬喻为雪山中的“一味药”;这一一 味药,流入了众河之中,受到了两岸...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146089.html
  • 李卓吾的生平与佛教思想(1)

    成为道学家的研读对象呢?《金刚经》是大乘空宗的重要经典,但自六祖惠能(638~713)听了《金刚经》而悟道后(注40),由于惠能影响了此后南禅的发展,而南禅在唐中叶后又逐渐成了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注...焚书》卷四(37)“列众僧职事”(页九七)《续焚书》卷四(38)“说法因由”(页九九~一○○)《续焚书》卷四(39)“题孔子像于芝佛院”(页一○○)《续焚书》卷五(40)“弥陀寺”(页一一一)《续焚书》...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098.html
  • 李卓吾的生平与佛教思想(2)

    注 35) 李卓吾,前引书,卷三,页八六。  (注 36) 李卓吾,《焚书增补》,页二五四~二五五。  (注 37)、(注 38)、(注 39):同(注 35)。  (注 40) 唐,释法海,《六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099.html
  • 林秋梧(证峰师)的佛学思想探源

      二、林秋梧的佛学译述及著作  甲、译述:  1. 〈龙树世亲二菩萨的教系〉境野哲著(《南瀛》卷7之2、页35?40、昭和4年3月)。(又卷7之3、页25?31昭和4年5月)。  2. 〈惠远与觉贤...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54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