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果有点关系吧!第二个特例是布吒婆楼梵志,他在与佛两番晤面问答之后,与迦叶同样的情况下,打破惯例而立即出家[40]。可能佛陀是看准了他的利根上智吧!总之,迦叶与他都是在出家不久后就证得阿罗汉果的。 ...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246835.htm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五教章》卷一记述玄奘的“三法轮”说如下: 依大唐三藏玄奘法师,依《解深密经》、《金光 明经》及《瑜伽论》,立三种教,即三法轮是也 : 一名“...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346840.html
-
像(注39)类似, 只是躯干肢体更加壮硕, 表现其区域特 色。同窟内第二龛的坐佛(图四)、第四龛的坐佛(图五) 和沙登村第十四窟的主尊坐佛(注40), ...南诏野史》, 卷上, 31。
注六六: 《南诏野史》, 卷上, 35。
注六七: 《南诏野史》, 卷上, 页37, 40, 41。
注六八: 〈地...
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646844.html
-
人伦,推之庶物,不 疑其所行,故不习无不利,笃恭而天下平,实无一法可得,故 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注40)。
若将彭际清的论述、戴震的指摘与此并列思考的话,彭际清对心性的知本、...(注38)卷中、页7、b。
250页
(注39)卷上“问立志”页三0。
(注40)‘卍续藏’一0四、一五九上。
(注41)诸菩萨摩诃萨...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846848.html
-
记载:“大乘中观论十八卷,安慧造,宋天竺三藏法天译内题之法护译”。但是,比较前后二部,前半部译文杂涩,多处遗缺中论偈颂,并且误译之处亦不少。至于后半部则无以上之毛病,不应该是同一人的译笔(注40)。 ...。
353页
(注 36)羽溪了谛,同前注二九。
(注 37)大正三○,一上中。
(注 38)大正四二,五上。
(注 39)大正三○,四四下。
(注 40)羽溪了谛,见前注二九。
(注 ...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946850.html
-
的一品,共有40颂,也是最常被引用的。此品与〈观因缘品〉第1,分别揭示了中观学派中心思想“缘起性空”的面相;而此品所说到的二谛,是另一个重要的议题。 此品一开头就列出这六首诗颂,提出一些问题,作为...
郭忠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246882.html
-
40頁
分為「盡所有性」(`yavad-bhavikata`)與「如所有性」
(`yathavad-bhavikata`)的兩種,尤其說明前者的術語含有蘊、
界、處[三...
葉阿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346885.html
-
舉的順序與前述《瑜伽論》相同;但是在《瑜伽 論》卷第81(40)所列舉的順序是:「苦智、集智、滅智、道智、 法智、種類智、他心智、世俗智、盡智、無生智」。如此,不但 早期的一切有部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346886.html
-
,真是不勝枚舉。高僧傳的「亡身」篇裏記載了類似的捨已為人
的事蹟。例如曇林以身餵虎救助村人,(40) 法進割肉以濟饑民
。(41)
大乘與小乘的另一不同...卷54,頁231中。
53.同上,頁231下。
54.《大正藏》卷40,頁285上。
194頁
...
釋恆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646888.html
-
三支研究的路向,值得特别注意,第一支就是唯识,第二支是佛教史,第三支是禅宗。”40这个结论是他所处的时代来看中国佛学研究的状况,也是本文在第二节中介绍当代佛学发展的根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他所勾勒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4446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