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20篇,用时10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中国化过程之研究

    37)之思想禅法是一致的。 六祖之宏法道场在曹溪,从他以后分支出来而发展之五家禅,也都各有道场。尤其洪州怀让一系,经马祖道一到百丈怀海,在洪州大雄山以“居处岩峦峻极,故号之百丈”,因“...高丽朗公在齐建武年(494~498)已来到江南,以后之僧诠、吉藏均在南方弘法。天台宗之二祖慧思,34 岁时(548)在河南襄州与人论法,遭人放毒,37 岁(550)时北齐文宣帝召为国师,38岁南下入淮...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846849.html
  • 钱谦益的佛教生涯与理念(1)

    的《居士传》卷37,页 924 下~ 928 下。(注 26) 参考〈宋文宪公护法录序〉,收于《初学集》卷28,页 301 下~ 302 上。(注 27) 〈答钱受之太史〉,收于《憨山老人梦游集》卷 ...见闻杂记〉(注 36) 提到详细的情形,而钱谦益听到此事,便撰文为〈大师托生辩〉以驳斥这种转世说。(注 37) 谦益为此事,极为重视,他说︰“俗语不实,流为丹青,吾惧后之修僧史,撰佛录者,采猎异闻,而...

    连瑞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146879.html
  • 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

    。《大史》(Mahāva?sa)41. 37~40讲到在Silākāla王 ( 公元522至535年 ) 在位时期,有一部叫做《法界》的书传入锡兰。S. Paranavitana相信,这一部书就是《... 37 ff.  [xi] 参见同上书,第37~38页。  [xii] 参见Bechert 1 p. 43。  [xiii] 大1, 16c。  [xiv] 参见Bechert 2 p. 16。  [...

    季羡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547083.html
  • 当代新儒家的佛学诠释──以牟宗三为例

    当代新儒家的佛学诠释──以牟宗三为例  叶海烟  第三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  (1998.12.26出版)  页25~37  华梵大学哲学系发行  本文全文由华梵大学哲学系提供,特此致谢  ...的形上学,而后者是解脱的形上学。”[37]如此形上学的分类其实已隐含形上学的吊诡?“实践”的意义究能如何构作形上学,也就是说:实践的形上学如何可能?而道德与解脱未始不是一事,如果形上学不落入封闭系统...

    叶海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047281.html
  • 辽太宗引进佛教白衣观音像

    一系列的社会改革,由此成就了一代帝王功业,造就了圣主英名。对此,《辽史》有颇多赞誉,总的说来,还不算过分。兹抄录几处,以证实此说。   《辽史》卷37《地理志一》:“太宗立晋,有幽、涿、檀、蓟、顺、营、...宗纪上》。   [8]《辽史》卷37《地理志一》。   [9]《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一》。   [10]《辽史》卷49《礼志一》。   [11]《辽史》卷72《耶律倍传》。   [12]《辽史》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4547374.html
  • 智顗“五重玄义”的佛教诠释学

    -----------------------------  [1] Richard E. Palmer,严平译,《诠释学》,页37,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初版。  ---------------...-----------------------------------------------------------------  [1] 见宝亮集,《大般涅槃经集解》,大正37,页377上。  [...

    郭朝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647713.html
  • 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中国佛教净土思潮的演变与归趣

    -----------------------------------------------------------------  9. 详见《观无量寿经义疏.明净土第五》,《大正藏》第37卷,第...-------------------------------------  11. 《观无量寿佛经疏.玄义分》,《大正藏》第37卷,第251页上。  12. 《观无量寿佛经疏.正宗分定善义》,《大正...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048096.html
  • 人间净土与终极关怀─论傅伟勋的佛教生死学

    伟勋指出四圣谛是佛教最胜理法与终极目标,也是整个大、小乘各宗教义的起点或基点[37] ,一直是佛教自始至终“生死大事”的首要课题,完全依靠个体的生死体验、内省工夫、智慧洞见、心性涵养等纯内在的精神本能,... 40. 同注37,页198。  41. 同注37,页213。  页365 人间净土与终极关怀─论傅伟勋的佛教生死学 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第三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论文集(1998)  现代人的切身意义[...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048097.html
  •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与唐代尊胜经幢的建立----经幢研究之一(1)

    ·973)  (七)不空译:《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大·972)  (八)若那译:《佛顶尊胜陀罗尼别法》(大·974F)(注37)  以上诸译本中,以佛陀波利本最为流行,流传最广。《开元释教录》记...──────────────  注37 前五译译出的次序依《开元释教录》的记载。  注38 《开元释教录》(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5卷),卷9,565中。  注39 《唐代密教史杂考》,三,,...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848113.html
  • 净影寺慧远的佛性学说

    ,以至法性对他们没有作用。当妄想止息,法───────────────────────────注05 同上注。注06 例如慧远《大般涅槃经义记》卷3说:“如来藏者是真识心”(《大正藏》,卷37,页...后者是方便修行所成。(注37)性净菩提和性净涅槃跟佛的觉性是同一体性,是觉体显现,从而证得的果;因此说佛性是它们的“正因”。要觉体显现,得去除无明等烦恼盖,那便要假借六波罗蜜的缘助,因此说诸度(“度”为...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648131.html